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天天熱議:聚焦丨神奇的“畫板消失術”!長春男子百張巴掌畫因何沖上熱搜?

            在街頭你或許見過把真人與街景融為一體的行為藝術,那在巴掌大的卡片上可以玩出什么花樣?今日占據微博長春同城榜第9位的方面面,他在巴掌大的卡片上作畫使畫與實景融為一體的視頻把網友們狠狠地“秀”到了,網友紛紛表示太神奇了,這是傳說中的“畫板消失術”嗎?“絕對色感”就是如此吧!

            網絡截圖


            (資料圖)

            在方面面的視頻里看到,不論是長春的地標文化廣場還是路邊的街道,抑或被咬了一口的雪糕,一張白紙在他的筆下都可與實景完美融合,讓網友分不清這是畫還是現實。中國吉林網按著“方面面”這個名字順藤摸瓜,通過他的抖音賬號聯系上了本人并對其做了采訪。

            網絡截圖

            采訪一開始記者就問了一個網友都好奇的問題,方面面是網名還是真名?“當然是網名,我小時候比較愛吃方便面,所以叫面面。”在發布的視頻最后有時出現的戴著黑框眼鏡,穿著綠色外套的小伙子就是方面面,方面面是個90后,現居長春市,從小就愛畫畫,從吉林藝術學院油畫專業畢業后成立了工作室,干著自己熱愛的美術事業,承接墻體彩繪、藝術作品專業定制等業務。

            談起畫“巴掌畫”的原因,方面面表示,開始是想用畫筆展現出視線中看到的畫面可以跟畫板完全重合的效果,“我從練習調顏色開始,把自然界中的顏色用顏料調出來,比如光的顏色、皮膚的顏色等等,后來逐漸提升難度,把調色范圍擴大,開始在室外取景,把卡片上的畫與風景做拼接。發布到網上也是為了給自己記錄打卡。”

            文化廣場那幅作品對方面面來說是有特殊意義的,“2008年,在文化廣場,我和數萬人一起看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還有我上大學期間有很多記憶和文化廣場分不開,可以說文化廣場承載著我的青春記憶,這么多年過去再看到翻修過的文化廣場,就想用畫畫的方式把它記錄下來。”

            在方面面的社交平臺里,已經發布的作品有100多個,獲得了600多萬的點贊和26萬+的粉絲,“構思一個作品需要2至3天,發布得有100多個,實際上畫的比這個多得多。”作畫的視頻火了以后,方面面每天會收到很多后臺私信,有詢問技巧的,有要跟著學習的,“確實是需要有較好的色感,但天賦只占百分之一,還是要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方面面說道。

            對于下一步的計劃,方面面表示這系列作品還會繼續創作,在生活中找尋靈感爭取創造出它的“升級版”。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吳美慧

            視頻由受訪者本人提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文化廣場 中國吉林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