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表述,往往是觀察經濟發展“潛力”的重要窗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那么,什么樣的表述可以視為關鍵?比如,實物工作量。
年初以來,在吉林省領導調研中,各類會議上,經常能“捕捉”到實物工作量的表述。
這組關鍵詞一年中多次被提及,背后有何深意?11月8日,中國吉林網延伸聚焦。
切入主題,先要尋跡。
實物工作量,哪里可尋?
中國吉林網梳理了一波“重點”,透過下面幾個“片段”為大家呈現。
4月22日,省委書記景俊海,省委副書記、省長韓俊一起到中國一汽集團,就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工作進行調研。
調研中,景俊海主持召開匯報會,聽取中國一汽集團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情況。他強調,要加快推進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比亞迪動力電池等重大項目建設,努力形成更多投資量、工作量、實物量。
8月2日,省委書記景俊海主持召開全省穩經濟增長賽馬視頻調度例會。會上,開展項目建設攻堅,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再次被“強調”。
8月8日,省委書記景俊海在長春市實地踏查項目。調研中,景俊海強調,加快項目建設,對于持續擴大有效投資、促進經濟穩定增長意義重大,必須堅持項目為王,積極謀項目、上項目、建項目,努力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要進一步加快在建項目建設進度,搶抓施工黃金期,努力形成更多投資量、工作量、實物量。
9月21日至22日,省委書記景俊海到通化市調研。調研中,景俊海強調,持續擴大有效投資,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對于穩定經濟增長意義重大。要進一步加快推進在建項目,搶抓當前施工黃金期,保障各類要素及時供給,力爭實現更多實物工作量。
10月25日,省委副書記、省長韓俊主持召開省政府2022年第25次常務會議,研究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情況,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舉措。會議指出,下一步,要做好秋冬季項目施工銜接。搶抓有效施工期,推動在建項目加快進度,爭取新開工一批重大項目,努力形成更多的實物工作量。
通過上述“內容”可以發現,吉林一直在“發力”實物工作量。
看到這里網友不禁要問了,何為“實物工作量”,它指的是什么?
事實上,關于“釋義”。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大家都注意到了“實物工作量”的表述,很有新意,但是在學術用語上,這不是一個新詞。實物工作量它指的是什么?在經濟活動中間以一些可以直接衡量的物質形態對應的概念形成的量值,比如道路建設完成的公里數,地質勘測所完成工作量覆蓋的平方公里數,這都叫實物工作量。中央現在特別強調績效,這是我們要抓住的,在政府行為事前、事中、事后都要做考量的一個核心概念。
同樣,新華社在一篇題目為《“形成實物工作量”凸顯政府投資要更“實效”》文章中,也給出過解釋。
文中提到,形成實物工作量,顧名思義,政府花錢要花出實效,要穩扎穩打形成重大基礎設施、市政工程、新基建等看得見的“實物工作量”,這樣的投資對拉動經濟增長才真正有效。
疊加觀點,可以這樣概括總結:實物工作量作為經濟活動中可以被直接衡量的量值,能夠凸顯高質量發展主題。通俗點講,“實物工作量”這一概念的強調也代表著重實干、看實績的發展導向。
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西部“陸上風光三峽”、東部“山水蓄能三峽”等項目開工建設,吉化轉型升級、“氫動吉林”項目全面啟動,中車松原新能源產業基地產品下線,項目投資對穩增長作用明顯……
當下,吉林正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著力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經濟展現出十足韌性,越來越多的項目、投資迎來關鍵節點。
這些細節,在吉林經濟三季報中就有所體現。
在實物工作量中展現吉林活力,吉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花秋玲也給出觀察。
“從三季度的經濟指標來看,亮點非常多,經濟增長動能十足,實物工作量形成進程加快。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4%,特別是汽車產業增加值增長32.5%,信息產業增加值增長88.3%,遙遙領先全國平均水平,在三季度的三個月排名中,分別位居全國第2位、第1位和第4位。”花秋玲表示,從項目和服務業來看,新開工項目919個,同比增長12.1%,一產投資增長高達103.2%。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7%,規模以上服務業重點行業營收同比增長22.0%,尤其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收增長分別增長16.3%和25.4%, 充分展現了吉林省經濟增長“質”的工作量。從戰略新興產業來看,三季度同比增長9.8%,新能源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全省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增長分別高達82.7%和54.2%。市場活力強,全省市場主體已有大約322.1萬戶,同比增長11%。
從節點來看,四季度是決定全年經濟走向的重要關口。
如何在下一步,完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吉林,亦有行動。
“變‘冬閑’為‘冬忙’,抓好隧洞工程、地下施工、室內裝修、設備安裝等冬季施工項目,確保項目在冬季完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在全省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省發改委副主任張春達如是說。
趕進度強調度,吉林力爭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欒喜良 截圖內容來源 新華社、央視新聞客戶端、央視網、《吉林日報》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