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在當前疫情形勢下,居家隔離的人員比較多,那么,在居家隔離期間如何做好衛生防疫措施呢?
中國吉林網與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翟前前進行了對話,在做好個人防護方面,她給出了六點建議,一起聚焦學習!
翟前前表示,首先,居家隔離人員最好單獨居住。如果條件不允許,選擇一套房屋里通風較好的房間作為隔離室,保持相對獨立。
其次,隔離房間內應當配備體溫計、紙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劑等個人防護用品和消毒產品及帶蓋的垃圾桶。隔離房間門外放置桌凳,作為非接觸式傳遞物品的交接處。
第三,非單獨居住者,其日常生活、用餐盡量限制在隔離房間內,共同居住者盡量不進入隔離房間。盡量減少與其他家庭成員接觸,必須接觸時保持1米以上距離,規范佩戴口罩。共同居住者與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任何直接接觸,或離開其居住空間后,準備食物、飯前便后、戴手套前、脫手套后要進行雙手清潔及消毒。
第四,居家隔離人員不與家庭內其他成員共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后應當清洗和消毒。做好衛生間、浴室等共享區域的通風和消毒。保持家居通風,每天盡量開門窗通風,不能自然通風的用排氣扇等機械通風。居家隔離期間用過的紙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裝入塑料垃圾袋,放置到專用垃圾桶,每天清理、消毒,扎緊塑料垃圾袋口,交給社區人員處理。
第五,居家隔離人員應當每天早、晚各進行一次體溫測量和自我健康監測,并將監測結果主動報告至社區管理人員。
最后,居家隔離期間,如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時,社區管理人員應當及時報告,按規定將其轉至定點醫療機構排查診治,實行閉環管理。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越明/文字
張秋磊/攝影 趙葉洋/攝像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