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農歷臘月十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春節的腳步日益臨近,街道上的年味也越來越濃,道路兩邊樹上的彩燈一到晚上亮閃閃,公交站臺紅燈籠早早懸掛起來......
新年的氛圍喜慶、祥和,而在這些熱鬧團圓的背后,還有很多人在默默付出。吉林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就是這樣的特別存在,每逢新春佳節意味著更多的擔當、責任和奉獻。春節期間,吉林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85%以上消防救援人員在崗在位,在萬家團聚之時,巡護執勤、實戰演練、防火宣傳,筑牢防線。
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吉林省長春市東南部長春凈月經濟開發區,我們的主角“藍朋友”——吉林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便駐扎在此。
春節臨近,中國吉林網記者走進吉林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看一看他們的日常......
吉林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駐地,凌晨5點50分,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南側。
天還未亮,森林一片靜寂,但嘹亮的號角準時地劃破了即將破曉的黎明。起床,整理內務,出操,洗漱......消防員緊張忙碌的一天拉開序幕。
實戰演練
剛吃完早飯,8時整。
吉林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一中隊五班班長魯嘉誠就帶領班級人員調試消防救援器材,準備進行繩索技能訓練科目。
在現場,記者看到主要的消防救援裝備有巖角保護器、繩索保護套、安全吊帶、頭盔、手套上升下降器、鎖扣、分力板、籃式擔架等。這些都是他們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用得上的“武器”。
8時30分,大家攜帶消防救援裝備徒步來到位于營區的西側繩索技能訓練場。據了解,訓練架高10米,主副訓練架相距15米,可完成垂直提拉、橫渡、深井救援等科目的訓練。此時,室外溫度零下13℃,消防救援器材大部分為金屬制品,摸上去冰涼。
此次繩索技能訓練共出動了8名消防救援人員,班長魯嘉誠是此次行動的負責人,也是現場的指揮員。根據現場情況,他將人員分為三組,第一組負責系統搭建,第二組負責繩上作業,第三組負責副架系統搭建,同時還準備了醫療救護組,防止出現突發情況,確保消防救援人員的安全。
“執行任務的時候,消防救援人員的生命便交付在了戰友和救援裝備上了。”魯嘉誠對記者說。訓練得技能和經驗越成熟豐富,面對具體挑戰時便更可控。
皚皚白雪上,是消防救援人員的颯爽身姿,樹木和藍色的天空此時成為了最好的背景。半空中,兩根“細”繩支撐了兩名成人的重量,從下向上看去,一抹冬日的暖陽穿過樹梢,點點光輝照射在消防救援人員身上,泛起耀眼的光斑。
“第一個裝備是繩索保護器,一般應用在室外比較鋒利的巖石、巖角等容易造成繩子被割裂的情況下。第二個是消防救援人員需要穿戴的裝備,比如救援頭盔可以很好地保護我們在懸崖救援時候防護碎石等情況......”在訓練結束后,魯嘉誠對記者詳細介紹了本次訓練中使用的消防救援裝備和常用場景。
吉林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是吉林省森林消防總隊的尖刀力量和拳頭力量,除擔負森林防火滅火任務外,還擔負著地震救援、水域救援和山岳救援等任務。
據了解,在這個大隊的隊員,不僅要有扎實的體能基礎,還要有過人的專業技能,以便能夠順利完成各類急難險重任務。
中午的短暫休息之后,隨著嘹亮的號角聲,嗒嗒嗒的腳步聲音還回蕩在樓內,樓下已經傳來“立正、稍息”的口令。兩列橫隊已經靜靜站在訓練場上,等待著進行體能訓練。天氣寒冷,卻擋不住消防員們的熱情。
體能訓練是開展其他訓練的基礎,隊員們每日都要進行跑步一類的耐力訓練,不僅每天針對不同肌肉區域進行力量訓練,例如胸肌、背部肌肉、手臂肌肉、腿部肌肉的力量訓練,還穿插開展核心肌群訓練和協調性訓練。
巡護執勤
風吹過樹梢的枝椏,帶起嗚嗚的聲音。隨著雪地里的一只腳邁過,留下的足印旁,幾朵雪花輕輕旋轉著飄舞,仿佛歡迎“藍朋友”的到來。叢林中,隨著“跟上”的提醒,在安靜的大森林中迎來的一隊消防員。
大家緊繃著一根弦,絲毫不敢懈怠,時刻準備著。一旦有任務需要,容不得自己和滅火裝備有一點差錯,第一時間保護林區。
記者看到每名消防員的身上掛滿了裝備,主要有風力滅火機、組合工具、點火器和加油器。據了解,風力滅火機主要用于清理地表火、組合工具和點火器配合可以快速開設隔離帶,加油器則用于及時補充風力滅火機所需燃料。雖然負重著裝備,但他們步履矯健而輕盈。
防火道兩側高高的樹上不時有積雪落下,與往年相比,今年雪勢較小,偶爾在巡護過程中還會看到野雞。
“第一次見到好似鳳凰一樣,太美了!”說起偶遇動物,消防員郝晨滿眼喜悅。
這條防火道是隊員們巡護時常走的路線,大家對這一路線已經十分熟悉,在林區內像這樣的防火通道還有很多。
防火宣傳
“阿姨,森林火災中柴火引發山火要注意,看您家門口堆了不少,一定要及時整理......”在另一邊,第二組兩名消防員攜帶者防火宣傳單采取定點宣傳與流動宣傳的方式向居住在林區的群眾發放宣傳單,講解普及防火常識,家住在凈月林區的曹女士認真地聽消防員講解。
“因為我們住的是林區,常年用柴木燒火,他們經常來給我們宣傳防火和用火知識,家里有什么事了,也會來幫助我們。因為有他們的普及,我才知道身邊存在這么多的安全隱患,謝謝他們!”曹大娘對記者說。
“看到滿山茂盛生長的樹木,我知道這當中有我付出的汗水,我感到十分驕傲”
陶志彬,26歲,吉林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一中隊二班班長,這也是他成為消防員的第4個年頭。
“有時也會很想家,但是我覺得作為一名森林消防員,更應認清肩上擔負的責任,看到滿山茂盛生長的樹木,我知道這當中有我付出的汗水,我感到十分驕傲。”
記者看到陶志彬的時候,他正在帶領消防員們整理即將進林區的消防救援裝備,不時檢查消防員們的著裝以及裝備的性能。
“記得去年,在巡護森林的時候,遇到驢友的車拋錨在路邊了,我帶領大家一起幫助脫離困境。當時游客的車輛陷入林內松軟的土地中,車上只有兩人,我們發現后,大家齊心協力把車推出了松軟的洼地。”陶志彬說。
在陶志彬成為消防員的4年里,他有3年的除夕夜是在營區度過的。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他會把班級里值班戰士替換下來,等他們給家里打完電話了,在晚上默默地帶著對家人的祝福進入夢鄉。在工作上,他既是戰士們的班長;在生活中,他也像一名大哥哥一樣,照顧著每一名班級戰士的情緒。
在該大隊指揮中心辦工桌上有一張《戰備執勤表》,上面清楚記錄了人員編組、分工、乘坐車輛以及裝備攜行標準,只要出現險情、警報響起,無論白天黑夜,大隊指戰員都能快速反應,隨時出動。
一些話他們想對家人說
借著記者采訪的機會,吉林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的“藍朋友”們也有一些話想對家里人說。
吉林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一中隊三班班長田文楊:“這一年,妻子也很辛苦,我的工作性質不能經常回家陪她,都是她一個人照顧四個老人,這么多年最想和她說,辛苦了!她偶爾生病的時候我也照顧不到,照顧家里、自己買菜做飯都挺晚的。她對我的工作特別支持,感謝老婆!”
吉林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一中隊消防員李金詠:“母親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她覺得這份職業能夠為人民服務。她也很理解,總有人在背后默默付出,默默前行,媽媽經常告訴我可以放假回來,有空的時候多視頻聊聊天,沒差啥!媽媽,您含辛茹苦把我養大,我已經工作四年了,能夠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希望你不要累,保重好身體!讓我來孝敬您......”
......
夜色漸濃,一點響動都格外清晰,傳的很遠。每隔一段時間,吉林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的消防員們都要起夜輪崗。
萬家燈火團圓時,更是他們戰備的進行時。
記者手記:
愿你們每一次出任務平安歸來
他們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之一,最小的消防員“00后”,剛剛步入社會,懷著對國家的愛,對人民的情,日復一日地訓練,時刻準備著向“火山前行”。
一位消防員母親說:“孩子,消防是離老百姓很近的,時刻在人民身邊,能夠為人民服務,這便是人世間最開心的事之一。”
一位消防員妻子說:“老公,你放心吧!家里的老人我都照顧的很好,我支持你!”
叢林中,一名消防員邊踩著積雪邊對記者講,他喜歡這片森林,有時候還會看到“鳳凰”......
直到在采訪中,記者看著消防員對家人說著說著濕了眼眶的時候,突然觸及心靈,一種“責任”在心中久久回蕩。
不論是上天還是下水,不論是懸崖還是叢林......他們一往無前,總是把百姓的安危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我想說,愿你們每一次出任務平安歸來!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劉賾瑞
攝影 李煦攝像 趙葉洋 視頻制作 趙葉洋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