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完成成熟玉米摘穗、剝皮、秸稈還田,可滿足在山坡地、丘陵地、積水、泥濘洼地等地塊的玉米收割作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樣的“高科技”農機,出自“80后”的吉林省磐石市吉昌鎮當石村農民王昆和他的核心技術團隊之手。他們的產品問世以來,連續三年產銷量全國第一,年銷售額達到4.5億元。
在田間地頭搞技術革新,打造出享譽全國的知名農機品牌。王昆的“廢鐵”牌履帶式玉米聯合收獲機如何立足吉林,走進全國,邁向世界的呢?近日,中國吉林網記者來到位于磐石市明城經濟開發區的吉林順昆收割機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廢鐵”是塊寶
車間內的一排排玉米收獲機
走進順昆收割機有限公司的車間,巨大的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工人師傅們忙著切割,組裝……一排排橘紅色的玉米收獲機并肩而立,向來訪的客人展示著他們的鋼筋鐵骨。
收獲機上醒目的“廢鐵”品牌引起記者的好奇,帶中國吉林網團隊走訪的公司綜合部部長李勝利笑著說,“別看牌子叫‘廢鐵’,但卻一身都是寶。”
李勝利介紹,之所以將品牌名字設定為“廢鐵”,除了朗朗上口外,也突出了差異化,令人印象深刻。
“廢鐵”品牌搶眼
數字化操作切割
吉林順昆收割機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短短幾年時間,他們研發的自走履帶式玉米聯合收獲機獲得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國家專利等就達到39項。
“我們的核心技術團隊都是農民,經常在田間地頭研究農機的性能。每款機型下線后,王總都會開到自家的耕地里‘試驗’性能。”李勝利告訴中國吉林網記者。
別看自走履帶式玉米聯合收獲機貌似“龐然大物”,但卻非常靈活,適合全國各地區山坡地、丘陵地、積水、泥濘洼地等地塊的玉米收割作業。“它在平地上速度不快,但到了泥洼地,山地等地貌,可用行駛如飛來形容。”李勝利說。
十多分鐘就能學會操作
在公司的組裝車間,幾位工人師傅正在組裝農機。不一會,一臺玉米收獲機就下線了。
工人師傅們正在組裝農機
“組裝一臺收獲機只需要大約20分鐘時間,非常快速。”一位師傅驕傲地告訴記者,他們生產的農機特別高效實用,除收獲玉米干凈,動力強勁,操作還特別簡單。“都是無級變速,保證十多分鐘就能學會操作,不信你也試試。”
作為中國的農業大省,在外打工多年的王昆正是看到了家鄉的發展潛力,才立足吉林搞研發。產品問世以來,最遠銷售到云南、新疆、甘肅、寧夏等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連續三年產銷量全國第一。對于洪澇災害搶收、山地丘陵難收地塊發揮著重要作用。
李勝利介紹,因為適用于多種地貌收割,主打差異化,所以產品深受農民們青睞,幾乎占據了中國玉米主產區市場,年銷售額達到了4.5億元。
未來,“廢鐵”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爭取拿到海外訂單。“我們正在進行新機型改良,為進入非洲市場做準備。”
組裝好的玉米收獲機
玉米地的“靈感”,地頭上的“試驗”,咱吉林這款本土品牌農機,走向世界不是夢。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郭雍皓 李志明 馬天作 王書橋
攝影攝像 郭亮 王書橋 后期制作 于佳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