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學期開學已經近兩周,為做好小學入學適應教育,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有效銜接,長春市二道區遠達小學將入學適應教育作為本學期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納入學校整體教育教學計劃。
這些新舉措讓幼小銜接更具特色,深受家長和同學的好評,接下來,一起聚焦!
調整《幼小銜接課程表》,實現“緩坡度”。開齊開足課程,科學合理制定課程表;制定“零起點”工作計劃、學科周計劃,日常教學月計劃;教師認真貫徹“零起點”教學要求,簽訂“零起點”教學承諾書;嚴格執行長春市課程標準,統一教學進度,不隨意更改加快教學進度;教學方法多樣、得當,貼近兒童生活,重視幫助和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根據學情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制定《幼小銜接作息時間表》,實現“月適應”。靈活調整上學、放學、上課、課間、午休等作息時間安排;每天體育鍛煉時間不少于1小時,安排多種形式的體育游戲和活動;眼保健操單次使用時間最多不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超過1小時;正常授課時間25分鐘左右,設置10分鐘的律動、手指操、間餐時間等等。
落實“園校互通”計劃,實現“零起點”。幼兒園師生入校體驗一日常規,一年級教師入園體驗“課程游戲化”。設置小學適應課程,按照“三階四維”開展學科教學,入學適應活動豐富多彩,各具特色;規范作業要求,不留書面作業,教師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習慣出發,加強作業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實施“家校聯培助銜接 三階思維巧攻堅”項目,實現“家園校”三方共建。聘請專家對一年新生家長進行培訓,讓家長了解科學銜接的理念和做法,緩解家長的壓力和焦慮;指導家長合理引導兒童根據課程和活動安排,學會獨立清點、帶齊每日學習和生活用品;指導家長安排孩子做適當的家務勞動;多種途徑向家長宣傳“零起點”教學要求和幼小銜接政策;建立公示制度,將教學進度和課表進行公示,設置公示欄或公示單。
“學校的新舉措讓我們家長,特別是新一年的家長,從開始擔心到放心,再到現在的開心,真心為學校點贊,也希望孩子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快樂健康的茁壯成長。”一年3班家長劉敏說。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越明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