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構建“1234”長效機制 破解防返貧四個“關鍵”

            ■駐龍湖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定期分組到脫貧戶家中開展防返貧監測工作。

            ■中山火炬開發區組團領導對龍湖鎮教育支出較大的21戶脫貧戶家庭開展教育資助。

            給醫療費負擔較重的低保戶安排公益性崗位,為家有大學生但沒有主要勞動力的家庭送去教育資助金,繼續實施“就業獎補”鼓勵有勞動力脫貧戶自力更生……中山火炬開發區組團工作隊進駐潮州市潮安區龍湖鎮半年來,積極與龍湖鎮鎮村干部有效聯動,構建“1234”防返貧工作機制,合力織密織牢防返貧保護網。至2021年12月底,全鎮15個村納入監測對象的12戶63人中,已有9戶48人經有效幫扶消除了返貧風險。

            ■采寫:新快報記者 方軼 通訊員 許俊華

            壓實“3”方責任 狠抓“4”項機制

            為了建立健全的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長效機制,駐龍湖鎮工作隊經過半年的工作實踐,與各方充分溝通協作,構建出“1234”防返貧工作機制。

            駐龍湖鎮工作隊與龍湖鎮黨委、政府達成共識,把“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不讓一戶脫貧戶返貧致貧”作為“1”個首要目標。經過日常走訪調研,工作隊與鎮村溝通協調,保持原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樹立“四不摘”和團隊作戰“2”個理念;構建龍湖鎮黨委負總責,工作隊和鎮農業農村辦牽頭,相關部門參與,鎮村聯動的責任體系,壓實“3”方責任;狠抓監測預警、分析研判、綜合施策、激發內生動力“4”項機制,解決防返貧全鏈條上的“幫扶誰”“誰幫扶”“如何幫”和“長效幫”四大關鍵問題。

            為了壓實責任,確保機制發揮實效,龍湖鎮建立鎮一級防返貧監測幫扶工作組,分片聯系到15個村,形成排查網格;村一級建立黨組織書記牽頭、“兩委”班子和聘干組成村級防返貧監測排查隊伍。工作隊、駐村干部和村干部包村、包片,堅持每月定期開展走訪排查,每月匯總信息篩查預警臺賬,確定重點監測對象,排查致貧返貧風險,對幫扶政策落實和風險消除情況進行實地核查,切實把返貧致貧風險消除在萌芽狀態。“比如,我作為隊長,聯系了3戶監測戶,其他隊員每人聯系1到2戶,我們至少每月都會走訪一次。”駐龍湖鎮工作隊隊長童堅說,發現問題就立刻采取對策。

            籌資金促就業解決難題 常談心防止思想“返貧”

            郭叔是后郭村的低保戶,家有五口人,他患有癌癥,無法勞作,妻子在鎮上服裝廠打工,月工資兩三千元,大兒子上大學,小女兒上高三,還有一個老人要贍養,返貧風險比較大。為此,駐龍湖鎮工作隊和鎮村一起,對郭叔家進行了綜合幫扶:落實低保,一家五口每月共有低保收入1500多元;因為有孩子上大學,2021年獲得教育資助6000元;郭叔妻子打工,2021年獲得“以獎代補”2000元。“此外,中秋、春節等慰問中,發放慰問金共900元。”童堅說。

            童堅介紹,在工作隊的聯系推動下,龍湖鎮15個村與中山火炬開發區組團16個基層黨組織“黨建結對”,籌集幫扶資金45萬元,用于全鎮脫貧戶及困難群體因病、因學、因災等突發情況的救助和節日慰問。據悉,2021年,從黨建結對幫扶資金中落實6.9萬元,并協調潮安區三都福利會龍湖分會落實資金1.5萬元,對教育支出較大的21戶困難家庭進行資助,每戶獲得教育資助3000元、6000元不等。

            幫扶可以渡一時難關,但要徹底解決返貧風險,還得靠自力更生。為此,駐龍湖鎮工作隊通過送課下鄉、面授等形式,開展就業指導、蔬菜栽培技術等技能培訓,提高脫貧戶的就業能力,增加就業收入;繼續實施“以獎代補”項目,增強脫貧戶的就業積極性,2021年共有73戶脫貧戶94名勞力申報,落實獎補資金16.6萬元。此外,在日常走訪中,鎮村干部和工作隊也通過向群眾宣傳鄉村振興政策,真誠耐心地談心聊天,幫助群眾拓寬致富思路,提振致富信心,防止思想“返貧”。

            關鍵詞: 長效機制 關鍵 防返貧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