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廣東受暴雨影響用戶已基本恢復供電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馬燦 實習生 趙鑫嬈 通訊員 沈甸

            連日來,廣東多地遭遇雷雨大風,且大幅度降溫,影響了部分群眾用電。對此,廣東電網公司迅速組織開展防風防汛工作,受影響的2.5萬戶用戶已基本恢復用電。

            風雨無阻,連夜搶修恢復供電

            為保障本輪惡劣天氣下的用電,廣東電網公司除了做好電網運行監測預警預報,加強設備線路特巡特維,開展公共場所用電安全隱患排查外,還提前配置了應急物資,以確保及時搶修受損設施。

            “北郊站請應答……信號是否清晰?”在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的應急指揮中心,廣州供電局安監部的潘效文對樞紐變電站、偏遠供電所的衛星電話通訊情況進行了逐一確認,為應急保、供電工作做足準備。

            “我家沒電了,可以叫人過來看一下嗎?”3月22日晚,廣東河源和平供電局貝墩供電所值班人員肖水運接到用戶電話,立即趕赴現場。經過一番仔細地查看,肖水運發現,原來是暴雨導致低壓線路受損引起臺區跳閘,才影響了182戶村民用電。在停雨間隙,和平供電局通過帶電作業更換了臺區的線路和互感器。

            嚴防水浸,開展專項用電檢查

            連續幾天,惠州惠陽供電局良井供電所所長黃偉雄帶著運維人員在3個排澇站開展專項用電檢查,“配電箱的出線孔封堵不嚴,可能會有小動物鉆入導致跳閘,要盡快處理?!?/p>

            在現場,運維人員對排澇站的線路、配電房、工器具、水泵進行了嚴密檢查,并提醒排澇站工作人員注意共同維護用電安全。

            為預防內澇,廣州海珠供電局同樣提前對轄區內配電房進行了全面摸排。排查出的水浸風險點之一,就是位于廣州市海珠區寶崗大道的農民新村復電房。3月22日,海珠供電局的谷云再次前往現場,對電房附近地勢低洼處的圍墻措施進行了檢查。

            抗災環節往往少不了高新科技的身影,越來越多的無人機配備到各個供電所,電子產品給電力業務提供了極大幫助。23日,廣東清遠佛岡供電局逕頭供電所的張庭添,利用無人機對10千伏逕發甲線開展精細化巡視時發現問題,所里立即安排搶修人員更換絕緣子,保障了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在暴雨來臨之前,完成了相關設施加固工作。梅州蕉嶺供電局安監部經理傅傳豪說,通過無人機巡視、檢測等,已完成17條10千伏線路的特巡特維,發現并解決了全部隱患。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