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鄢敏 通訊員 岳青
圖/通訊員提供
找工作遇阻?生活有困難?……同學們在成長路上遭遇的難題,廣東學聯都放在心上。4月17日,“我為同學做實事”廣東學聯學生會精品服務項目終審活動在云端開展,共吸引廣東省各級學生會申報的8類201個項目,累計服務同學超過313萬人次。
記者了解到,“我為同學辦實事”廣東學聯學生會精品服務項目申報活動包括引領思想成長類、落實權益維護類、幫助學業進步類、解決就業發展類、幫扶家庭困難類、促進身心健康類、助力社會融入類以及其他類別,共有943個服務項目參評。
值得注意的是,申報的項目中權益維護類和思想成長類的熱度最高,其中權益維護類項目申報數量超過總申報數量的30%,思想成長類項目申報數量超過總申報數量的20%。
經過推薦申報、項目審核、專家初評、終審答辯,中山大學研究生會的職面未來——中山大學研究生就業服務項目等共30個項目獲評“我為同學辦實事”廣東學聯學生會精品服務項目立項獎;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學生會的“研之行”基礎醫學拔尖科研人才培育工程等31個項目獲評“我為同學辦實事”廣東學聯學生會精品服務項目入圍獎。
亮點服務項目
助力就業
暨南大學研究生會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把握港澳臺僑學生融入大灣區發展需求,粘合多方資源,聚焦“思想引領、就業支撐、實踐蓄力、文化賦能”四維矩陣,搭建起素質交流和同向融合的平臺,著力探索港澳臺僑學子灣區筑夢新模式,促進港澳臺僑青年學生交流交往交融,共同描繪“同心圓”。
中山大學研究生會的“職面未來——中山大學研究生就業服務項目”,拓寬學生就業渠道,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助力研究生實現高質量就業。“職面未來”項目開展以來,舉辦各項活動共計39次,服務72個研究生培養單位,推送閱讀量達47664次,學生滿意度達99.4%。
助力成長
廣州軟件學院財經系學生會的誠信驛站項目以培養學生“誠信”意識為出發點,建立無人售物攤位、誠信書架、循環閱報、誠信彩虹傘、漂流書屋、共享自行車等,以無人售物、自由借閱、共享流通的方式,將“誠于心、信于行”的價值觀轉化為同學的內在需求和自覺行為。
廣東財貿職業學院學生會的“心晴”補給站項目是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引導為主,以休閑、娛樂、交際為輔的教育、輔導和服務項目。線上邀請優秀心理老師和醫生團隊,幫助同學們解決心理問題;線下聯合心理社團定期舉辦各類趣味性活動、交際沙龍、座談會等,幫助同學們排解壓力,休憩身心。
幫扶困難群體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生會的“權小益”學生權益互動平臺,通過電話、微信、小程序等平臺媒介,形成了“即時回應—溝通協調—聯動處理—反饋落實”工作機制。“權小益”小程序累計收到投訴建議以及相關求助2665項,已答復2384項,答復率為89.46%,好評率高達96%。
廣東北江中學愛心基金由校學生會每年3月組織的大型愛心義賣活動籌措資金組成,主要用于幫扶學校困難同學。目前,已經籌措資金10余萬元,幫扶師生66人次,幫扶資金75400元。
助力學業
“荔園學術頻道”是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會學術部發起的學業進步促進類活動,圍繞“學術無界,不止學術”,關注學業、科研、就業、生活等方面。
創立至今,本項目突出聯動性、持續性、特色化三大出發點,共分為“前輩經驗專訪”“夢圓荔園·考研加油站”“一點技能分享”“亦師亦友專訪”等四個子欄目,并在校研究生會公眾號上開辟綜合性專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