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許張超 丁玲 通訊員 粵市監
27日,記者從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針對部分企業存在2020年度和2021年度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多次不合格情況,通過在線等形式組織召開了部分多次抽檢不合格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責任約談會,對全省57家“2年連續3批次抽檢不合格”的食品生產企業法定代表人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進行了約談。
本次通報的廣東省2020年度和2021年度食品生產環節多次抽檢不合格產品,涉及廣州、汕頭、佛山、河源、惠州、東莞、江門、湛江、肇慶、清遠、潮州、揭陽12地市的57家企業。其中,揭陽市涉及企業數量位居第一,達到33家。
會上分析了重點不合格項目原因和存在的突出問題,對部分具有區域性、行業性抽檢不合格食品品類情況進行深入總結和研判,提出了針對性的整改建議和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具體要求。
會議強調,廣東是食品生產大省,食品安全工作任重道遠。近年來,廣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不合格情況較為突出,各地要進一步認清形勢、正視問題。要嚴格按照“四個最嚴”要求,食品生產者要堅決落實好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針對不合格食品產生的原因進行深入的分析,找準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不斷強化對食品安全風險和隱患的排查和整改力度。
會議指出,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認真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對多次抽檢不合格企業要逐一建立監管和整改臺賬,強化工作措施,確保對問題逐一整改到位。同時,要抓好對多次抽檢不合格產品的核查處置工作,以抓好問題整改落實為契機,全面落實好食品安全屬地監管責任,堅決捍衛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食品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