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高考招生期間,廣東曾有考生家長被詐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董柳
2022年廣東高考于24日放榜,28日正式開始志愿填報。按往年情況,這段時間有不少騙子已經盯上高考生及其家長,通過各種招生報考套路實施詐騙。
針對高考詐騙,記者梳理了2020年以來廣東法院判決的涉高考類案件,揭其“套路”,打其“七寸”,愿更多考生和家長提高警惕,慧眼識騙。
謊稱幫考生進大學 但高考招錄結束仍無音信
2019年7月20日至22日,被告人陳某梅謊稱其認識社會人士能幫助事主黃某平的侄子黃某某辦理就讀暨南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財經大學或其他大專院校。在獲取黃某平的信任后,陳某梅要求黃某平轉給其15萬元作為訂金和前期跑關系的費用。
2019年7月22日14時許,黃某平在廣東省茂名市茂南區亞朵酒店702房內通過網銀方式將15萬元轉賬到陳某梅中國農業銀行賬戶。直到大學招錄工作結束,陳某梅無法幫黃某平的侄子辦妥約定的三所大學或其他大專院校入學事宜,同時未按約定退還訂金。
被告人陳某梅的家屬于2019年12月9日代陳某梅退15萬元給黃某平,黃某平對陳某梅的行為表示諒解。
茂名市茂南區人民法院2020年7月判決:被告人陳某梅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1萬元。
簽協議聲稱包錄取 實則是考生憑實力被錄取
李某是吳某輝女兒培訓機構的老師,得知吳某輝的兒子當年參加高考,便在與吳某輝妻子的聊天中多次告知其認識考試院的人、廣州其他大學的相關人等,能夠進行相關操作,讓吳某輝之子被心儀大學及專業錄取。
后來,吳某輝與李某及李某所在的廣州市某藝術培訓有限公司(與李某同為本案被告,以下簡稱“廣州某藝術培訓公司”)于2020年8月1日簽約,兩被告承諾保證乙方的小孩能被廣東海洋大學某專業錄取,如果沒被錄取,甲方退回全部款項。為此,吳某輝先行支付了1.5萬元。
后吳某輝起訴李某,認為被告利用原告夫婦文化水平不高及望子成龍的迫切心情多次告知原告妻子其認識廣州知名大學及考試院的人能夠進行相關操作讓原告兒子被成功錄取的行為已構成欺詐,是每年常見的招生詐騙類型之一,被告不可能亦無法就國家機構的錄取行為進行干涉,故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起訴請求:判令被告退還1.5萬元給原告、確認原被告簽訂的《教育咨詢收款協議書》無效。
被告李某、廣州某藝術培訓公司則稱,原告已向李某支付的1.5萬元為教育咨詢費,李某保證原告小孩能被廣東海洋大學錄取,李某接受原告委托后,為確保原告小孩能被廣東海洋大學錄取做了很多工作,包括:為原告解答高考錄取相關的咨詢、前往湛江了解轉專業的相關手續流程并為轉專業做好了相關準備工作等,實際上小孩已被廣東海洋大學錄取,李某已完成委托事項,無需退款。同時,李某已為原告小孩做好了辦理轉專業的相關準備,但原告以小孩不愿意為由不配合,同時未支付尾款,被告要求原告履行合同的義務把剩下的1.5萬元支付給李某。
廣州市花都區法院依法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后認為,通過雙方的微信聊天記錄,可以認定雙方簽訂合同的真實目的系委托李某通過非正常途徑為吳某輝之子獲取大學入學資格。本案中,吳某輝的孩子之所以被廣東海洋大學錄取,系其高考成績符合該大學錄取分數要求。而李某在高考報名前后,以明示、暗示方式多次告知原告妻子能操作、有高校的人脈關系并認識考試院、招生辦人員,并談及低分錄取的價格,最終雙方確認簽訂所謂“人情費”低、錄取概率高、還可操作換專業的代辦入學的涉案合同,該合同直接違反了我國法律有關高等教育入學實行考試制度的強制性規定,屬于無效合同。因此,李某應向原告退還所收取的15000元費用。被告方抗辯要求支付剩余款項,因被告方未提起反訴,法院不予處理。
花都區法院終審判決:確認原被告所簽的《教育咨詢收款協議書》無效、兩被告在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連帶向原告返還15000元。
揚言找關系進軍校 最終導致考生只能去復讀
2017年7月20日左右,被告人葛合亮伙同馬月青、楊兆偉、付容(三人均在逃)編造認識軍校的人,以能夠獲取入讀軍校資格為由騙取被害人羅某龍的信任,承諾可通過關系將羅某龍的兒子羅某毅送入軍校讀書,需要羅某龍支付10萬元。羅某龍在其位于佛山市的工廠內當場支付馬月青現金15000元。
同年7月24日,馬月青約羅某龍和其兒子羅某毅一起到南京市與葛合亮、楊兆偉見面,商談羅某毅入讀軍校的事情,葛合亮騙羅某龍稱其認識某軍校一個叫呂某某的教授,通過該教授可以將羅某毅送進該軍校讀書,羅某龍同意后通過中國農業銀行轉賬10萬元到葛合亮的銀行卡,葛合亮收錢后寫了一張收條給羅某龍。之后,葛合亮、楊兆偉不停地以幫羅某毅辦理上軍校為由多次向羅某龍要錢,羅某龍又通過微信轉賬5000元給楊兆偉。葛合亮等人一直沒有為羅某毅辦理上軍校,羅某龍多次追問,葛合亮等人均以各種理由推諉,讓羅某龍等消息,導致羅某龍的兒子羅某毅只能復讀。直到2018年8月,葛合亮等人仍然以各種理由推諉羅某龍,致羅某龍被騙共12萬元。
案發后,被告人葛合亮歸還了1萬元給被害人羅某龍。
2020年4月,佛山市中院二審裁定,維持了一審判決。法院生效裁判認為,被告人葛合亮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隱瞞真相,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額巨大,已構成詐騙罪。葛合亮曾因故意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在刑罰執行完畢后五年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是累犯,依法從重處罰。法院判決葛合亮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4000元,責令葛合亮退賠被害人羅某龍11萬元。
假稱有“內部名額” 詐騙犯被抓才發現是騙局
在被害人吳某的記憶中,女兒2018年參加完高考后,其想幫她找間大學讀,聽聞朋友劉某說廣東警官學院有兩個名額,花10萬元可以搞定,便答應讓女兒和侄子填報該學院。之后,劉某介紹了陳某給其,并叫其先給陳某3萬元幫忙辦理入學手續,第二天其女兒和侄子就參加了體檢,但因近視過不了關,劉某說比較難辦。
吳某回憶,2018年7月3日,劉某打電話給讓其給某學院的趙主任外甥鐘某的銀行賬戶匯款5萬元,并用微信發來鐘某的銀行賬號。到了8月19日,吳某在珠島賓館見到了鐘某,鐘某叫他們幾人去警官學院嘉禾校區,并說招生辦的人準備過來,一會兒等通知即可。但吳某幾人等了很久,劉某接到電話說招生辦的人沒空,幾人便回去了。
劉某后來在證言中說,2018年8月23日,鐘某說事情辦不成了,還說將他收的錢全部退回,但是直至他被抓了,錢也一分都沒有退過。
原來,詐騙吳某8萬元的鐘某真名叫葉治水,曾用名鐘某,1982年7月出生,出生于廣東省汕尾市,文化程度小學,無業。
廣州市越秀區法院還查明,除了上述涉高考詐騙外,葉治水還有五宗其他詐騙犯罪事實。也即:葉治水共詐騙六名被害人金額合計145.97萬元。2021年6月,越秀區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葉治水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3年,并處罰金10萬元。
提醒:
近期高考招生詐騙多發
考生家長務必提高警惕
公安部新聞發言人李蓓近日提示考生及家長們,一定要注意防范涉高考詐騙。“手機收到提前查分鏈接”“不請自來錄取通知書”“大學招生內部指標”等詐騙手段多發,考生和家長們要提高警惕,仔細甄別信息來源,按照官方公布的渠道開展查分、填報志愿等后續事項,避免上當受騙。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