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董柳 通訊員 林敏梅
謊稱可以幫助老年人辦理一次性繳清社保費,騙取多名老年人錢財28.2萬,最終受到法律懲處。6月23日,廣東省揭西縣人民法院以線上方式公開宣判一起養老詐騙案,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曾某有期徒刑七年,并處罰金9萬元,責令其退賠所有詐騙所得金額。
法院審理查明,2018年8月份至11月份期間,被告人曾某向曾某英謊稱可以幫人辦理一次性繳清社保費的手續。曾某英信以為真,便先后介紹了被害人曾某妹、曾某蘭、陳某容等人來辦理。期間,被告人曾某以收取社保費辦手續為由,通過曾某英騙得被害人曾某妹9.6萬元、曾某蘭9萬元、陳某容9.6萬元。
法院認為,被告人曾某無視國家法律,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以代辦“養老保險”的名義多次騙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應依法嚴懲。被告人曾某能主動到案接受調查,可酌情從輕處罰。被告人曾某的犯罪行為非法占有被害人的財物,依法應承擔退賠責任。法院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法官提醒:隨著我國社保制度的不斷完善和普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意識到養老保險的重要性。但有些已經達到退休年齡的老年人,因未交養老保險而產生了想花錢補交社保費的想法。不少詐騙分子正是利用老年人想通過每月領取養老金、減少親人負擔的心理,以辦理一次性繳清社保費或其他代辦“養老保險”的名義實施詐騙。
對此,法官提醒廣大老年朋友,辦理社會保險、養老保險等業務時,應提前了解相關最新政策,通過正規渠道到政府部門辦理。切勿輕信他人有“熟人門路”能幫助辦理一次性繳清社保費或其他 “養老保險”,以免掉入詐騙陷阱,最終得不償失。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