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每日速讀!國產新冠肺炎治療新藥率先在廣州深圳臨床應用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圖/通訊員提供

            近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正式引入新冠肺炎治療藥物安巴韋單抗和羅米司韋單抗。據悉,該藥物是我國最新上市的治療新冠肺炎的抗體類藥物,目前在新冠肺炎定點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等率先投入臨床使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呼吸與危重癥科主任鄧西龍接受采訪時表示,這兩個藥物的聯合治療屬于被動免疫,應用于有可能發展為重癥的高風險人群。目前,藥物儲備充足,需要用藥的患者可用醫保支付藥費。鄧西龍還特別提到,不要神化這類藥物,它們并不能完全預防感染新冠病毒。

            應用于可能發展為重癥的高風險人群

            7月7日,安巴韋單抗和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在我國上市。目前,新冠肺炎定點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等已經率先在臨床上使用該聯合療法。據了解,安巴韋單抗和羅米司韋單抗注射液是由清華大學、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和騰盛華創醫藥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聯合治療藥物。

            安巴韋單抗和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于2021年12月8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上市批準,用于治療輕型和普通型且伴有進展為重型(包括住院或死亡)高風險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歲,體重≥40kg)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其中,青少年適應證人群為附條件批準。該聯合療法于2022年3月15日獲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批準納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

            “安巴韋單抗和羅米司韋單抗注射液是抗體類藥物,屬于被動免疫藥物。簡單來說,就是患者輸注藥物后基本上有了針對新冠肺炎病毒的抵抗力。”鄧西龍說,這種藥物主要應用于免疫功能比較低下或可能發展為重癥的高風險人群,例如慢阻肺、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或者是在接受化療的腫瘤患者,這些病人要么是對病毒抵抗力低,要么是感染后容易導致基礎疾病加重。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這兩個藥物并不能完全預防感染,也不是一用藥核酸檢測就能轉陰。不要以為一用上這個藥,病毒立即就沒了,還沒有那樣的神藥。”鄧西龍表示。

            輸注藥物當天基本上能產生中和抗體

            談起這兩種藥物上市,鄧西龍頗感欣慰。她表示,這兩種藥物上市等于醫生手上多了件武器,“原來在野生株或者德爾塔株流行時,我們基本上沒有療效比較明確的藥物,現在等于是有了療效比較明確的藥物。這兩類藥物在國內外經過嚴格的臨床驗證,可以明顯減輕患者癥狀和發展為重癥的風險,從而降低病死率。”

            鄧西龍表示,現在的新冠病毒一直變異,注射抗體類的藥物并非“一勞永逸”,病毒可能會出現免疫逃逸。未來,這些治療藥物是否持續有效,在臨床上需持續高度關注。

            注射疫苗屬于主動免疫,新冠肺炎抗體類藥物屬于被動免疫,兩者有何區別?鄧西龍表示,一般注射新冠疫苗兩周后能產生抗體,中和抗體可持續半年或以上的時間。但是,輸注抗體類藥物基本上當天就能產生中和抗體,而且中和抗體維持的時間也可達到三個月甚至半年。

            之前有報道稱,安巴韋單抗和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藥品比較貴,約一萬元一針。現在進入臨床使用,患者能否負擔得起?鄧西龍表示:“目前,這一聯合療法藥物已經納入醫保,藥費由醫保支付。”

            據了解,安巴韋單抗和羅米司韋單抗曾在市八醫院開展過臨床試驗。“2021年,市八醫院參與該藥物的二期臨床試驗,在我們這里用了幾十例,在使用藥物過程中沒有很明顯的不良反應,觀察到的一些不良反應基本上都是可以接受的。”鄧西龍說。

            “雖然有了治療新冠的新藥,但個人防護還是不能放松。”鄧西龍表示,目前無論是進口的還是國產的治療新冠藥物對減輕重癥是有效的,但還不能說一用上藥病毒就能清除。所以,非藥物的預防措施不可放松,比如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戴口罩等依舊有效。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市八醫院 中和抗體 廣州醫科大學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