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環球滾動:最高法刑三庭負責人:有養老詐騙團伙邀明星站臺 老人難辨真假


            【資料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董柳

            今天(8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人民法院重點打擊六類養老詐騙犯罪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負責人就全國法院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及案例發布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該負責人介紹,自今年4月開展全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以來,全國法院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專項行動總體要求、打擊范圍以及目標任務,在此基礎上,“兩高一部”進一步明確打擊范圍、打擊重點,重點打擊以提供“養老服務”、投資“養老項目”、銷售“養老產品”、宣稱“以房養老”、代辦“養老保險”、開展“養老幫扶”等為名實施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各類詐騙犯罪。

            專項行動以來截至7月底,全國法院受理養老詐騙刑事案件共1394件(含專項行動以來已審結案件),其中一審案件1164件,二審案件230件;從案件類型看,非法集資案件906件,詐騙案件455件,其他類型案件33件;全國法院開庭審理養老詐騙一審刑事案件693件,宣判一審刑事案件603件1579人、二審案件122件377人。專項行動以來,全國法院執行養老詐騙案件財產20億余元。截至7月底,各級人民法院結合辦案,查找發現養老領域存在的管理漏洞和風險隱患,共發送司法建議400余份。

            該負責人介紹,這次專項行動打擊的養老詐騙犯罪,主要是以“養老”為名、采取欺騙手段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各類犯罪。從近年辦理養老詐騙案件的情況看,該類案件在全部刑事案件中數量并不多,但呈現逐年增長態勢,在詐騙手段及方式方面呈現一些新情況新特點:

            一是涉及多個罪名、但主要集中在非法集資。養老詐騙犯罪主要集中在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三個罪名,其中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集資詐騙罪約占80%。

            二是犯罪手段精細化、專業化。一些犯罪分子以響應國家政策、投資老齡事業等所謂“合法”名義掩飾非法之實,與傳統的“點對點”“一對一”直接詐騙不同,這類犯罪往往形成較為固定的犯罪團伙,從一般業務員、部門團隊經理、財務負責人到實際控制人,各層級界限清晰、分工明確,有的案件中還存在專門負責資金轉移、隱匿的人員。

            不少犯罪團伙有專門的話術、專業培訓、專門套路,有的還邀請明星、“專家”站臺,老年人對此難辨真假,大量老年人“養老錢”被騙。

            三是呈現跨區域、涉眾化趨勢。養老詐騙案件在全部刑事案件中總體占比不高,但其性質惡劣、侵害對象特殊、社會危害性很大,嚴重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家庭和睦。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刑事案件 集資詐騙罪 打擊范圍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