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9月16日訊(記者 袁征一方 胡津瑋 葉梅)近年來,深圳立足高質量發展工作目標,加速推進“粵菜師傅”工程,打造烹飪技能人才高地。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深圳市烹飪協會創會會長黃平認為,“粵菜師傅”工程的實施,讓廣東美食“烹”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使得粵菜文化傳承、農業產業發展與鄉村經濟振興得以有機結合、相互促進。
【資料圖】
從就業到創業:體系化培育助力粵菜烹飪人才輸出
在深圳這座開放包容的城市,人們來自五湖四海,口味各有不同,因此美食也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不論是全國的八大菜系,還是各地方的小吃茶飲,都能夠在深圳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目前,深圳餐飲業從業人員達數百萬人,近年來從業人數整體上依然保持穩定增長,是城市中人數占比較大、不可或缺的勞動力群體。“由于消費需求的增長與多樣化,餐飲業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非常需要能夠烹飪出好餐飲的從業人員。‘粵菜師傅’工程為餐飲從業人員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紅利。”黃平如是說道。
據了解,自1988年任職深圳市飲食服務公司培訓中心主任起,黃平便致力于廚師人才的培養。在餐飲培訓體系仍有待完善的情況下,結合行業現狀,深圳市政府于2018年提出并實施“粵菜師傅”工程,這與黃平一直以來的想法與實踐不謀而合。
2019年,在“粵菜師傅”工程實施的背景下,由時任深圳烹飪協會會長黃平牽頭,與各餐飲企業攜手成立“行膳餐飲研究院”,并于次年被授牌“粵菜師傅”工程教育培訓基地。不斷完善的培養體系,為餐飲業持續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據悉,目前,該基地已培養粵菜骨干300余人,對粵菜人才輸送與文化傳承影響深遠。
憑借對粵菜行業在職業標準制定、人才培養評價、行業自律管理的貢獻,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2021年,黃平榮獲首批“粵菜師傅”五星名廚,廣東全省僅有30位。“作為餐飲行業中的一員,我希望能夠讓年輕人愛上烹飪專業,加入到餐飲行業中來,為行業的發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黃平說道。
在黃平帶領下,根據“粵菜師傅”工程培訓教育的綱要內容,行膳餐飲研究院針對粵菜不同分支菜系,如潮州菜、廣府菜、客家菜、深圳新派粵菜等,研發制定了不同的培養計劃與課程。通過精細化、體系化、創新化培養,讓人才不僅在就業市場中更具競爭力,也能夠發揮所學理論與技能進行創業,開設屬于自己的餐飲店。
從田間到餐桌:帶動農漁業產業發展 加速鄉村經濟振興
“在‘粵菜師傅’工程實施的過程中,其中一項重大工作便是與鄉村振興這一國家戰略方針相結合。”黃平告訴記者,在廣西對口扶貧項目中,行膳餐飲研究院通過相關課程培訓,培養出不少烹飪人才。在掌握相應技能后,不僅解決了勞動力就業問題,也大大推動了鄉村餐飲業的多元化、高質量發展。
除鄉村人才的培育,黃平也在主導農業產業產品和關鍵工藝技術上取得研發突破,讓鄉村中的農產品輸出問題得到緩解,他也因此于2022年榮獲“鄉村工匠”烹飪專業正高級職稱,該職稱廣東全省僅12位,黃平是深圳市唯一一位。
黃平向記者介紹道,在過往的培訓過程中,不少學員會選擇留在當地,開設自己的餐飲店與農家樂。他們就地取材,使用當地種植或生產的原材料,運用“粵菜師傅”工程培訓課程中的烹飪關鍵工藝技術制作菜品。他們將綠色健康的產品從田間引進到餐桌上,為周邊城市居民前往鄉村消費、品嘗美食創造出新的需求,不僅解決了當地農產品輸出問題,也為鄉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粵菜師傅”工程也使得深圳本土許多傳統的粵菜菜式再次被發掘。例如南澳的海膽鮑魚、沙井的蠔,在“粵菜師傅”工程實施后均重新獲得消費者與市場的關注,一方面促進了農漁業產業發展,另一方面滿足了眾多美食愛好者的味蕾,可謂一舉兩得。
傳承發揚粵菜美食文化 讓世界品嘗“廣東味道”
行膳餐飲研究院不僅是培訓基地,也是餐飲行業發展的研究所。自成立以來,行膳餐飲研究院經過大量走訪調研、數據采集,發布了《深圳餐飲產業發展報告》白皮書,以專業視角解讀深圳餐飲業現狀趨勢,為政府、企業以及關注餐飲的普通群眾提供參考,并為行業未來發展建言獻策。
行膳餐飲研究院還是餐飲品牌的“孵化器”。從產品端、生產端、運營端到銷售端,行膳研究團隊開發制定餐飲全流程閉環方案,并運用到餐飲品牌的孵化培養中。目前已孵化出如“食界”“華夏星運”“攤上小市”“辣鼎趣”“和風好牛”“焦鴿”等餐飲品牌,市場反響良好。
“民以食為天,餐飲文化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源遠流長,行膳餐飲研究院也一直致力于餐飲業的學術研究與文化交流。”黃平對記者說道,行膳餐飲研究團隊不僅深入鉆研粵菜文化的歷史起源與現狀,同時也在粵菜文化傳承與未來發展的道路上持續探索。“在探索道路上,我們也將不斷實踐,將研究成果應用至商業模式的設計與推廣中,讓粵菜文化在深圳、在全國,乃至走向世界,都能夠高質量可持續地傳承與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