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全球快訊:閩粵聯網工程竣工投產 兩省實現電力余缺互濟應急互備


            (資料圖片)

            羊城晚報訊 記者馬燦、程行歡,通訊員沈甸、楊彬、歐陽逸雪報道:9月30日,閩粵聯網工程正式竣工投產,標志著閩粵兩省電網首次實現互聯互通。廣東、福建兩省通過閩粵聯網工程,實現電力互補互濟、調劑余缺,應急情況下可以互為備用、相互支援,進一步提升極端條件下的保供電能力和事故應急處置能力,提高電網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和經濟運行水平。

            閩粵聯網工程由南方電網公司、國家電網公司共同投資建設,是國家“十四五”電力規劃重點工程,總投資32億元,輸送容量200萬千瓦,線路全長303公里。

            廣東、福建兩省經濟發展快、用電需求強勁。預計到“十四五”末,廣東、福建兩省電網最大負荷將分別達到1.8億千瓦、5500萬千瓦。同時,兩省同處臺風多發區,極端天氣影響范圍廣、破壞力強,應急處置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夏、冬兩季用電“雙峰”特征十分突出,電力保供安全壓力大。

            “閩粵聯網工程投產后,兩省電網在遭受臺風侵襲時可提高緊急支援能力,提高抗災搶修復電速度,減少經濟社會損失。”南方電網公司基建部總經理李慶江表示,閩粵聯網工程的投產可實現200萬千瓦功率互濟,具備日內、月度和季節性等不同時間維度的調劑互補能力。

            廣州電力交易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隨著閩粵聯網工程的順利投產,該工程首次電力交易也正式生效實施,首次實現福建的富余電力送廣東。工程投產前夕,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已聯合北京電力交易中心開展了閩粵聯網工程首次電力交易,由南網總調和國網調度中心組織實施。本次交易標的為閩粵聯網工程試運行期間的送電量,交易方向為福建送廣東,送電電力為20萬千瓦,電量約3360萬千瓦時,為工程盡快實現投產達效打下了基礎。

            此外,閩粵聯網工程的建成投運將進一步推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廣東電力調控中心并網部高級經理楊銀國告訴記者,“十四五”期間,通過閩粵聯網,兩地季節性送電電力可達50萬千瓦至160萬千瓦,相當于減少一座大型火電廠的建設。

            他解釋說,福建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電力在自平衡基礎上具備向外省輸出的條件。廣東則是典型的受端電網,近30%的電力需要從省外輸入,兩網緊密相鄰,電源結構和用電特性具有極強的互補性。

            閩粵聯網工程廣東段途經廣東省梅州市三個縣(區)的11個鄉鎮,沿線山高林密,為守護綠水青山,南方電網公司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因地制宜、生態優先”的生態保護理念,以綠色化為方向,按照“一塔一圖一設計”落實全線塔基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措施,以最大限度減少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電力交易 南方電網公司 工程建設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