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高達12012億元,預估2022年超過1.4萬億元(資料圖)。新華社發
【資料圖】
建立黑名單制度和退出機制,虛擬主播納入標準范圍
千年商都廣州正大力打造“直播電商之都”,不斷從頂層設計護航直播電商發展。廣州市地方標準《直播電商營銷與售后服務規范》(下稱《規范》)于10月14日起正式實施,這是廣東省內首個直播電商地方標準。《規范》旨在規范直播電商營銷及售后服務,促進網絡直播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其中對虛擬主播進行定義并納入標準范圍。
■新快報記者 陸妍思
直播內容保存時間不少于60日
據介紹,廣州市市場監管局會同市電商協會、市直播電商協會和省、市廣告協會等行業組織,引入標準化研究機構,調研編制的《規范》旨在規范直播電商營銷及售后服務,促進網絡直播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該《規范》結合廣州地區實際,從營銷和售后兩大維度,明確了開展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的主播、直播營銷人員、直播營銷人員服務機構、直播營銷平臺、直播間運營者和商家等相關方的資質、要求、責任、義務,特別是對虛擬主播進行定義并納入標準范圍。
該《規范》夯實了直播平臺和MCN機構的主體責任,如要求“應當記錄、保存直播內容,保存時間不少于六十日”“應建立直播主體、主播、直播營銷人員服務機構、商家的黑名單制度和退出機制”“對主播和商家等進行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對簽約主播進行分級分類管理,對各級主播設置對應的培訓計劃、管理機制”等。同時,該《規范》還突出保護青少年、兒童,如要求“不得在中小學校園、幼兒園內進行直播電商營銷活動”等。
據介紹,該《規范》依據《電子商務法》《廣告法》《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等法律法規,在編制過程中充分調研業界并廣泛征詢專家、公眾意見,是廣東省內首個直播電商地方標準,有利于進一步促進直播電商新興業態共建共治共享,標志著廣州直播電商步入規范化發展新階段。
直播電商市場規模或超1.4萬億
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高達1.2萬億元,預估2022年超過1.4萬億元,“直播+電商”的模式已成為電商行業的一大風口。
縱觀全國的抖音直播電商的區域分布情況,廣東省、浙江省、江蘇省等沿海地區的店鋪數占比、商品數占比和直播銷售額占比均居全國前列。其中,廣東的抖音直播電商銷售數據占比約兩成,領跑全國。而據廣州電子商務行業協會發布的《廣東省直播電商白皮書》顯示,在廣東,廣州直播電商發展可謂遙遙領先,交易總額在全省占比高達62%。
“廣州作為千年商都,在直播電商這條新興賽道的‘人、貨、場’核心三要素上,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中山大學廣州直播電商研究院院長張志安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廣州政府牽頭打造“直播電商之都”,先后發布全國首個直播電商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個十百千萬”工程評定標準,成立全國首個直播電商研究院,印發《關于加強廣州市電商直播從業人員行為規范的工作意見》等多份指引,填補國內在直播電商領域法律糾紛處理指引的空白,在頂層設計護航直播電商迅速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