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圖書館大朗分館新世紀明上居城市閱讀驛站 東莞市文廣旅體局供圖
文/余曉玲
(資料圖片)
公共文化設施和場所遍地開花,公共文化服務從“云端”到“指尖”;去圖書館閱讀,去文化館觀演,去博物館看展,日漸成為市民休閑生活新時尚……東莞歷來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先后實施“文化新城”“文化名城”“品質文化之都”戰略,文化發展成果實現了全民共享。
文化是城市之魂。邁入“雙萬”新起點的東莞,更需要文化的加持。今年,東莞將全力推進文化強市建設,優化提升文化服務供給,著力發展壯大文化產業,推動文藝精品創作,突出打造歷史文化、紅色文化、改革開放文化、潮流文化、體育文化、莞邑文化、生態文化“七大文化”,擦亮近代史開篇地、國際制造名城、潮流東莞、籃球城市四張城市文化名片,以文化強市推動東莞新一輪高質量發展,推動千萬人口與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榮。
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
近十年來,東莞公共文化服務開展得有聲有色。當前正在舉辦的東莞讀書節已經是第18屆。東莞讀書節自舉辦以來,已開展了7500多項活動,6500萬人次參與其中,凝聚了一大批“書迷”和“鐵粉”;東莞“優享文化年”活動,是市政府今年十件民生實事之一,針對青少年、產業工人等四類人群,精準配送文化活動,目前已提供了1300余場活動,受到廣泛好評。
今年暑假,“優享文化年”針對青少年的活動豐富多彩,如麻涌鎮推出了粵劇培訓;望牛墩鎮組織了書法培訓;中堂鎮則以爵士舞和繪本閱讀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提供豐富選擇;莞城則推出“兒童戲劇體驗課”和“飛盤行動體驗課”等,讓孩子們在藝術中成長。除此之外,東莞“優享文化年”還為高層次人才策劃了“申時茶會”,面向產業工人提供“百變達人秀”,分別給青少年和老人設計了“文藝少年”素養培訓和“銀發文藝課”等。
“為廣大市民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是我們的不懈追求。”東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東莞正在實施高品質文化供給工程,建設有全國影響力的公共圖書館、全國一流的現代文化館、高質量的“博物館之城”、互聯互促的美術館聯盟、集約共享的劇院聯盟、高品質新型文化空間。
截至2021年,東莞市鎮公共圖書館達到657個,藏書量達1254.04萬冊;市文化館、文化站共34個,村(社區)文化支館583個?!版傛傆袌D書館文化館,村村有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在這一堅實基礎上,東莞再拓空間,今年以來新建城市閱讀驛站14家、繪本館5個,新建2個“閱讀加油站”試點。目前,東莞已在全市多個商圈、社區、公園、醫院建成了71個城市閱讀驛站、70多個繪本服務場館。新型閱讀空間來到市民身邊,書香東莞也有了新場景。
文化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東莞“潮”起來,潮玩產業異軍突起,“潮流東莞”城市新形象日益深入人心。數據顯示,2021年,東莞僅規上潮玩企業的總產值就超過了100億元,發展勢頭迅猛。目前,全市規上潮玩企業數量有50多家,涌現出了ToyCity、摩動核、拼酷等一批有影響力的潮玩企業品牌,孵化了LAURA、變色龍、胖噠等原創IP,深受消費者喜愛。當前,東莞正研究打造集合潮玩設計研發、版權服務、IP孵化、制造生產、銷售宣傳等功能于一體的產業平臺,完善潮玩產業鏈,增強產業競爭力。
潮玩產業的崛起,既讓大家看到東莞“潮”的特質,又彰顯東莞文化產業的創新創造活力。十年來,在建設“全國現代文化產業名城”“品質文化之都”等戰略目標的引領下,東莞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產業規模逐步壯大,產業實力持續增強,產業集聚與融合發展趨勢明顯。東莞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和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呈遞增趨勢,2020年東莞文化及相關產業實現增加值549.83億元,僅次于深圳、廣州,穩居全省第三位;比2012年增加330.23億元,年均增長11.27%。從占比看,2020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5.64%,比2012年提高1.26個百分點。
文化產業布局日趨完善,企業集聚效果顯現。近年來,東莞強化規劃引導,加快培育骨干文化企業,創新政策措施,健全保障體系,努力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產業布局不斷優化。截至2021年,全市共有粵暉園文化產業基地、廣東三十三小鎮文化創意產業園、東莞運河創意公社產業園、萬科769文化創意園等4個省級文化產業園區,另有2個園區已獲得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區創建資格;共有力嘉環保包裝印刷產業園、東莞市泰庫文化創意產業園、互聯網產業園等9個市級文化產業園區。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