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懌韜 通訊員 王天巍
(資料圖)
截至31日傍晚,今年第22號臺風“尼格”仍處于逐漸移近華南沿海的路徑上。廣東沿海多地,已就“尼格”升級預警。記者從氣象部門獲悉,“尼格”作為“秋臺”,防御方式相比傳統的臺風略有不同。各地居民在防御“尼格”時,不妨“多做一點”。
臺風“尼格”31日18時衛星影像 廣州市氣象臺衛星云圖截圖
廣東省氣象臺31日傍晚對“尼格”的路徑和強度預報
中央氣象臺31日18時對“尼格”的路徑和強度預報
“尼格”趨近華南沿海,后期雖減弱但不排除仍能登陸
根據中央氣象臺31日18時發出的臺風黃色預警,“尼格”31日17時位于海南省三沙市(西沙永興島)偏東方向約490公里的南海中東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2級,達到臺風級強度。廣東省氣象臺31日傍晚預計,“尼格”將以10到15公里的時速向北偏西方向移動,強度還將略有加強,最強可達13級,后期逐漸靠近廣東西部海面和海南島東部海面,強度逐漸減弱。根據中央氣象臺和廣東省氣象臺31日傍晚制作的“尼格”路徑和強度預報圖,“尼格”后期強度雖減弱,但不排除11月3日仍以熱帶低壓或熱帶風暴強度登陸廣東至海南一帶沿海地區的可能。
廣東沿海多地已提升對“尼格”的預警
截至31日19時,廣東沿海不少地方已提升對“尼格”的預警。東起惠來西至茂南,及南澳在內的廣東沿海地區,臺風預警信號已至藍色。在廣州,南沙區臺風藍色預警信號生效,其余各區臺風白色預警信號生效。廣東省氣象臺31日傍晚的預計,受弱冷空氣和“尼格”共同作用, 31日夜間到11月1日,巴士海峽、南海中北部海面風力9~11級、陣風12級,其中臺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面旋轉風11~13級、陣風14級,臺灣海峽、粵東海面平均風8~9級、陣風10級,粵中海面平均風7級~8級、陣風9級,粵西海面、北部灣海面6~7級陣風8級,廣東江河湖面及高地的風力也將加大到5~6級陣風7~8級。預計11月2日,南海北部、廣東中西部海面、瓊州海峽、海南東部海面風力7~9級、陣風11級,其中臺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面旋轉風8~10級、陣風12級,臺灣海峽7級、陣風8~9級, 巴士海峽、廣東東部海面、北部灣海面6~7級陣風8級。11月3日,南海西北部海面、廣東中西部海面、海南東部海面、臺灣海峽風力6~7級,陣風8級。預計11月1日,粵東和珠江口兩側市縣有中雨局部大雨,廣東其余市縣多云為主有分散陣雨。預計11月2日~3日,廣東南部沿海市縣多云到陰天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廣東其余市縣多云為主有陣雨局部中雨。根據廣州市氣象臺31日傍晚的預計,11月1至3日廣州受“尼格”臺風外圍環流和弱冷空氣共同影響,多云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廣州港區平均風加大至6~7級、陣風8~10級,陸地平均風加大至5~6級、陣風6~8級,高地陣風8~9級。
新聞加點料:防“尼格”,廣東街坊不妨“多做一點”
結合廣東省氣象局和廣州市氣象臺31日傍晚的溫馨提醒,“尼格”的防御措施和其他臺風有相同的地方。如臺風影響期間南海中北部海面和廣東海面大風范圍廣、持續時間長,海上過往船只和海上作業人員需密切關注并做好防御,濱海、海島旅游和水上項目需注意安全;陸地則需做好建筑工地、廠房工棚、臨時構筑物、廣告牌、指示牌、綠化樹木的防風加固工作。
“作為‘秋臺’,廣東各地居民對‘尼格’的防御,需要多做一件事。”廣東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梁健介紹,“尼格”移向華南沿海期間將有弱冷空氣影響,受“尼格”云系覆蓋和弱冷空氣影響,廣東將出現晝夜溫差減小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各地居民在體感上將感到更清涼,建議廣東各地居民適時添衣。根據廣東省氣象臺31日傍晚的預計,11月1日梅州、粵東市縣最低氣溫介于21~23℃,粵北市縣最低氣溫介于15~18℃,廣東其余市縣最低氣溫介于18~21℃。11月2至3日廣東南部市縣日最低氣溫介于19~22℃,粵北市縣日最低氣溫15~17℃,廣東其余大部分市縣日最低氣溫介于16~19℃。根據廣州市氣象臺31日傍晚的預計,廣州市區11月2日的最低氣溫,將降至17℃。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