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當廣州海珠區的一名志愿者在小區群冒泡后……

            “我27日開始做志愿者”“下雨天工作難度大”……11月7日下午,網名為“烏鴉”的住戶的話,讓廣州海珠區一個小區群突然更熱鬧了。“你們工作真的很不容易”“致敬志愿者”“辛苦了”等話語,一下就刷屏了。


            【資料圖】

            住戶“烏鴉”的話,得到了鄰居們的點贊。

            當前,廣州市正面臨抗疫三年以來最復雜、最嚴峻的疫情。為了配合防控大局,此處住戶的工作、生活受到影響。在“烏鴉”冒泡前,大家本在咨詢核酸檢測服務信息。他的話讓群里泛起一股暖意。

            “烏鴉”的真名叫大偉,今年33歲,退伍軍人,來自湖北,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他在康樂村開了一家公司,從事紡織業,管著30多人。這一輪疫情發生后,他的公司就處于封控區。因業務無法在“云”上開展,他干脆就地當起了志愿者。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不如為別人做點什么。”大偉成為了海珠區康樂村物資派發組第四組的組長,管著十來個小年輕,有不少是高校學生。

            大偉和他的志愿者伙伴們。

            “在這里,才知道什么是人間百態。”十來天,兩班倒,每個班次上足12小時,大偉不但沒喊累,在干活之余,還忙著共情老百姓的苦辣酸甜。

            一個腿腳不便的男人,拿著三個包子踉踉蹌蹌地往家走。“老婆孩子可能都餓了,等急了。”大偉尋思著。

            轉運的人拖著行李冒雨登上大巴,桶里裝著衣架、牙刷、牙膏。大偉就開始“想當年”,腦海里浮現出自己20歲出頭到廣州打工的青春印記。

            年輕的父母因孩子吞食了異物,焦灼異常,大偉也跟著心急如焚。幸虧,他們很快就被“大白”妥善安置,才讓他如釋重負。

            期盼著物資的一家三口,小孩子甜甜地對他謝了又謝。“鼻子一酸,差點沒忍住。”他說,這也許就是當志愿者的意義。

            ……

            他人的冷暖,讓大偉在忙忙碌碌之余,內心多了起起伏伏。而讓他最動容的莫過于要到高風險區派發物資的時刻。

            他問團隊里的年輕人:“愿不愿意去?都有家人,咱不要勉強,愿意的請舉手!”大家齊刷刷地把手舉了起來。

            “大家最擔心感染了影響到家人,可是我們都不后悔。我曾當過兵,在戰爭年代,我們要保家衛國。現在抗擊疫情,哪里需要就要到哪里去。人活著得有價值,有價值我就開心!”所以,大偉總是樂呵呵的。

            大偉很滿意自己的人生選擇:“當年,我揣著400元就到廣州了。現在有了自己的公司,娶妻生子。這座城很溫暖、很包容,我很滿足。”

            所以,他總想為廣州做點什么。“人們不是常說,施比受更有福嘛。人得有點正能量,難道打游戲打一輩子嗎?那就真的是白活了!”他更希望的是,大家心手相牽,配合防疫工作,共同守護家園。

            在廣州,有千千萬萬像大偉一樣的志愿者活躍在疫情防控一線。這些由黨員干部群眾組成的志愿力量,點亮微光,燦耀星河,溫暖心房。

            【記者】曹斯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心急如焚 妥善安置 如釋重負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