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顏寧“逐夢”深圳 廣東省科技廳:人才的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為過-環球通訊

            如何看顏寧“逐夢”深圳?廣東省科技廳介紹構建全過程創新生態鏈——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1月8日,廣東省科技廳上線廣東“民聲熱線”,介紹廣東在構建全過程創新生態鏈、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和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等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成效。

            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近日,著名科學家顏寧宣布將回國“落戶”深圳,引發廣泛關注。對此,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梁勤儒表示,人才是第一資源,人才的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都不為過。

            梁勤儒表示,廣東將繼續發揮好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的綜合優良環境,建設適合創新創業的熱土,面向全球吸引更多的創新人才。還要充分發揮重大平臺的引才聚才作用,在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實驗室體系基礎上,集聚更多的高層次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梁勤儒說,廣東正在全力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技術金融”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目前,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在5G、4K/8K、高端電子元器件方面陸續實現突破,部分產品甚至已經實現了國產替代。接下來,廣東將持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聯合高校、科研機構以及一大批科技型中小微企業,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上下游一體貫通,來加強對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

            新能源汽車產業:構筑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

            全國每6輛新能源汽車中就有一輛是“廣東制造”,廣東汽車產業正處于從合資合作到自主創新的轉變階段,由汽車大省邁向汽車強省,正在加速構筑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

            廣東省科技廳產學研結合處二級主任科員田文穎介紹說,近5年,省科技廳已組織4批次新能源汽車及無人駕駛重大專項,共立項52個,其中80%的項目由企業牽頭承擔,例如,比亞迪的刀片電池、超級混動系統均獲得了省重大專項的支持。

            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廣東建立了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再到成果轉化的完善科技平臺體系;已經建立了仙湖實驗室等4家省實驗室和8家省重點實驗室,以及北京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等3家高水平創新研究院和11家新型研發機構;還支持成立了廣東省大灣區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通過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聯合體,打造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平臺和高端智庫。

            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上半年營收增長17.5%

            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廣東生物醫藥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3.7%,全省共有藥品生產企業570多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4368家。《廣東省發展生物醫藥與健康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提出,到2025年力爭實現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萬億元。

            廣東省科技廳社會發展科技處處長李迪云表示,近年來,省科技廳一直在努力強化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在重大科技項目實施中,加強企業的參與度和話語權,另一方面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2020年,全省生物醫藥產業的研發投入達到157億元,居全國前列。鼓勵龍頭企業參與到科技部門的頂層設計和重大決策,充分發揮企業作為出題人和答題人的作用,推動更多的科研任務由企業來提出和承擔。

            李迪云透露,今年上半年,全省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集群實現營收3128億元,同比增長17.5%。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廣東省科技廳 產業集群 核心技術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