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說出你的抗疫故事”即日起陸續推出。
(資料圖)
南方都市報面向全網征集抗疫故事,我們期待跟疫情相關的您,提供文字、視頻、圖片均可,南都隨時傾聽,為您執筆記錄。
郵箱:qpaaqp@126.com
電話:17788353927(王記者)
第5期
主人公:黨員志愿者宋永亮
時間:10月28日至今
穿上“大白”防護服第一次穿梭在封控區內,開始的彷徨現在都轉化為動力和沖勁。宋永亮和同伴們負責的客村四網格里是鱗次櫛比的握手樓、參差交錯的電線、狹窄的小道。工作難度雖大,穿上“大白”秒變勇者,大米照搬,煤氣照扛,懂得喂貓、通曉“破譯”,期間發生的暖心瞬間更讓宋永亮能量滿格……
穿上“大白”防護服第一次穿梭在封控區內,誰不害怕?來自海珠區規劃和資源局的黨員志愿者宋永亮坦承,剛開始有過彷徨,但現在都轉化為動力和沖勁。
11月7日傍晚,南都記者打通了宋永亮的電話,電話那頭,剛好到了輪換吃飯時間,他一邊脫下防護服,一邊跟南都記者聊起自10月28日進入廣州海珠區客村第四網格的志愿抗疫工作。
“我只是無數‘大白’中的其中一個,盡綿薄之力而已。”宋永亮擔任網格組長,主要負責配送組工作,為網格居民完成“最后一公里”的物資配送;同時配合醫護人員上門為居民做核酸;協助安排隔離人員的轉運工作……
此前,宋永亮去過廣州白云區參與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不一樣的是,當時穿的是“小藍”,這一次變身“小白”,感受和體會也完全不一樣。
“你不要急,接下來幾天,中午、晚上我們都會給您送熱菜熱飯,請放心,記得及時留意微信。”——宋永亮留意到網格樓宇里聾啞人士需幫助的信息后,及時聯系了對方。
當前,海珠區仍是本輪疫情防控的主戰場。海珠區成立由“聯社干部+黨員志愿者+群眾志愿者”組成的愛心服務隊伍,協助做好管理網格、派發物資、服務特殊人群等工作。
“第四網格X巷X號住了4名聾啞人士,他們不會網購下單,面臨食物緊缺的困難。”10月30日,在網格樓宇微信群里,有一位熱心鄰居發出一條這樣的消息,引起了宋永亮的注意。收到該消息后,宋永亮立即前往摸查,了解到情況屬實后,第一時間為對方送上了快餐。其中,一位名叫阿華(化名)的聾啞人士與宋永亮進行了“交流”。
“因為我們沒辦法像日常那樣交流,所以我當下第一反應是打開手機,用記事本寫下‘你不要急,接下來幾天,中午、晚上我們都會給您送熱菜熱飯,請放心,記得及時留意微信’。”加上阿華的微信后,為了給他們一顆“定心丸”,當晚宋永亮再次發微信給阿華:“您好,我是網格志愿者,請您和同住的朋友和家人放心,疫情防控全過程,政府會盡力保障好照顧好您在內的全部居民,疫情當前,一起加油。”“好的,加油!”阿華隨即回復。
之后的時間里,宋永亮與志愿者每天都為阿華及同住的幾位小伙伴送快餐上門。“您好,可以出來取飯了。”這是他們交流最多、最有默契的一句話。
有時候宋永亮與隊友在外轉運隔離人員,不能及時將外賣送到給阿華,宋永亮會及時在微信上做好解釋,讓對方“先別著急”。阿華也十分理解回復:“好的,我們可以自己吃面條。”阿華告訴南都記者,“之前實在沒辦法了,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解封,后來志愿者中午、晚上都送飯給我們,我們都在吃,一起加油。”
“他們經常會跟我們笑一笑,或者比個耶,或者鞠躬,表示感謝。”宋永亮說,這些一個小動作,對于他們的工作是極大的肯定和鼓勵。前幾天是宋永亮生日,當晚他在轉運大巴上連夜工作,顧不上與四歲小女兒有更多互動,宋永亮只告訴女兒“爸爸在打怪獸”,很快就能回家。
宋永亮和小伙伴們。
宋永亮抗疫手記
我們所負責的客村四網格,鱗次櫛比的握手樓、參差交錯的電線、狹窄的小道,大大增加工作難度,我們隊員由海珠區規劃資源局、海珠區文廣旅體局、海珠區沙園街組成,大部分是女生,但巾幗不讓須眉,穿上大白秒變勇者,大米照搬,煤氣照扛,懂得喂貓、通曉“破譯”,讓網格居民充分感受到政府抗擊疫情的力度和溫度,期間就發生多個暖心瞬間:
“流浪”多日的外賣轉運到四網格,但單上留的電話錯了,窮盡各種方式聯系不上收貨人,用“大聲公”重復呼喊也無果,看到外賣袋里面茄子、青菜雖然蔫了,但還有雞蛋等生活物資,疫情當前,物資可貴,志愿者表示不死心,最后通過門口招租小廣告聯系房東,最終找到住戶,該住戶收到遲到的外賣和愛心餐包,表示非常理解和感謝。
網格配送志愿者非常重視每一份外賣訂單,希望第一時間送到居民手中,因各種原因,訂單電話、地址難免出現錯漏,譬如,電話號碼多一位數字,志愿者會通過組合排列,“破譯”出正確電話,最終聯系到居民,最多一次共組合排除了七個號碼。
在客村第四網格物資配送點,支援隊員送完物資間隙,大力士秒變小萌妹,相互在“大白”上以偶像名字、簡筆漫畫、同事昵稱、勵志言語等即興創造,剛卸下物資的疲倦瞬間消散,如此可愛的“大白”們在城中村小巷中來回穿梭,是客村“疫”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讓人看后人會心一笑,展現出志愿者積極樂觀的精神,也極大地鼓舞了志愿者和居民與疫情抗爭的熱情。
我們配送組5位男生前幾天完成12小時配送工作后,繼續投入到跟車轉運至通宵,其中宋永亮、葉澤楷、馮祥智凌晨5:00回穗。其中鐘樹章、林漢城跟車上午10:00到達外市完成交接后即刻返程,幾經周折,第二天下午6:30才回到廣州(連續穿大白時間近10小時,36個小時未休息)。
南都廣州新聞部出品
采寫:南都記者鐘麗婷 實習生李露莉
受訪者供圖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