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國家東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建設項目在潮州市潮安區古巷鎮潮安經濟開發區A片區開工。國家東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項目是國家區域應急力量建設的組成部分,由應急管理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設,執行屬地和跨區域應急救援任務。
【資料圖】
項目用地面積為500畝,總建筑面積68424平方米,訓練區構筑物面積7985平方米,訓練場地138620平方米。項目預計2024年上半年建成投用,投用后將有效提高東南地區應急救援反應時間,提高救援資源的利用率,增強不同行政區域急救體系的協同工作能力,實現地區間應急救援無縫隙連接的“大應急網絡”。
整體規劃鳥瞰效果圖。
項目建成后將重點擔負臺風及其次生、衍生災害應急救援等任務,其救援范圍輻射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區。該中心與應急救援航空體系等緊密銜接,能高效實現就近快速響應、組織專業救援、調運應急資源,全面協助災區黨委、政府實施專業指揮協調,以達到“最充分準備、最精準救援、最科學應對”效果,能明顯降低災害引發的直接經濟損失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失。
項目以“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為建設目標,主要建設指揮調度、綜合訓練、航空保障、裝備儲備、培訓教學、后勤保障等基礎設施,以及停機坪、災害事故模擬訓練等場地,并配備相關裝備器材,建成后將成為具備應急指揮、綜合救援、培訓演練、航空保障、裝備儲運等功能的創新型救援基地。
項目總體設為“五個功能區”,航空保障區、裝備儲運區、駐勤生活區、指揮教學區、實訓演練區。其中,航空救援保障區位于項目地塊以北,建設有直升停機坪及機庫;裝備儲運區包含裝備儲運倉庫及特種車庫,承擔物資存儲和快速周轉的重要任務;指揮教學區內的業務技術大樓作為基地內核心建筑,融合指揮、訓練、教學及辦公功能,其外觀設計融合了潮州地域建筑文化元素;駐勤生活區包含3棟中心備勤樓、3棟營房及綜合生活服務樓,為300 位常駐人員與500 位培訓人員提供日常生活保障;實訓演練區作為項目實施的重點,圍繞實戰需求,立足國家東南地區自然災害特點,打造五大訓練板塊,共設29個訓練單元,涵蓋100多個訓練科目。
值得關注的是,臺風綜合模擬訓練館為國內首創,采用國際先進航空仿真模擬設施,重點設置直升機救援訓練模塊,可開展臺風、強降雨等氣候下的模擬訓練,凸顯區域應急救援特色。
【鏈接】
國家東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為何選址潮州?
國家東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為何選址潮州?廣東省應急管理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潮州在地理位置、交通條件和應急資源三大方面具備優勢。
在地理位置方面,潮州市瀕臨南海,與臺灣隔海相望,是廣東“東大門”,也是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聯結點。潮州市地處廣東與福建兩省交界處,處于東南地區中心位置。在潮州建設東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擔負起東南沿海區域臺風災害應急救援任務,有利于在臺風災害發生時能第一時間作出反應,以最快速度機動至東南沿海各地,第一時間到達救援一線、收集分析研判最新風情雨情災情,有效實施應急救援工作,以達到“最充分的準備、最精準的救援、最科學的應對”效果,最大限度減少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失。
在交通方面,潮州市具備航空、鐵路、公路等方式投送救援力量和裝備物資的基礎設施條件,這是應急救援覆蓋廣度及速度的重要支撐。在潮州建設應急救援中心,能夠輻射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海西經濟區以及上海、浙江、廣西、海南等地區。
在應急資源方面,潮州規劃引進了應急物資裝備生產制造企業,有望實現應急救援隊伍、應急物資儲備場所等應急資源集中管理,能夠迅速籌措物資、組織運送,為高效、快速應對處置突發事件贏得寶貴的時間。
“因此,潮州市具備應急救援覆蓋廣度及速度的重要支撐,具備應急救援重要人力物力保障,具備突出救災重點、第一時間到達救援一線的地理優勢,符合覆蓋范圍廣、基礎條件好等基本原則。”上述負責人表示。
【記者】黃敘浩
【通訊員】粵應宣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