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羊城晚報訊 記者杭瑩、沈釗報道:2022年“雙11”大促已落下帷幕,快遞物流行業迎來“雙11”最后一波旺季。國家郵政局12日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11月1日至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遞包裹42.72億件,日均處理量是日常業務量的1.3倍。其中11月11日當天共處理快遞包裹5.52億件,是日常業務量的1.8倍。在這個“雙11”,海量快遞件數與平臺發布的行業趨勢,共同印證中國消費的活力。
今年是郵政快遞業自2010年以來第13次迎戰快遞業務旺季。目前除部分地區受疫情影響外,全網運行總體較為平穩。郵政快遞業積極應對,全力保障旺季平穩運行。國家郵政局表示,預計“雙11”旺季產生的郵件快件將在11月20日前基本完成投遞。
記者調查發現,今年“雙11”快遞行業迎來大考的同時,往年飽受詬病的過度包裝也開始“瘦身”,綠色正慢慢成為一抹底色。廣州的程女士12日收到了購買的美妝類產品。她驚訝地發現,今年的美妝品牌告別了以往的精美包裝,走上了極簡路線,“大盒套小盒”的現象少見。不少消費者也向記者反映,今年的快遞包裝有“瘦身”的趨勢,刷新了人們對于快遞包裝“里三層外三層”的印象。
物流行業專家趙小敏對記者表示,今年快遞包裝顯而易見“瘦身”不是偶然。“近年來,要求放棄過度包裝的政策持續加碼、消費者綠色消費觀念逐漸養成、綠色包裝的技術條件發展成熟……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促成下,綠色包裝的基礎已經鋪墊好了,現在正處于加速階段。”
以廣東為例,本月3日,省發改委發布《廣東省循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對于生活常見的快遞包裝,《方案》鼓勵電商、快遞企業與商業機構、便利店、物業服務企業等合作設立可循環快遞包裝協議回收點,投放可循環快遞包裝的專業化回收設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一次性塑料編織袋。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