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粵杏林
周圍有“陽”,有沒有預防方?成年人、小孩、老人治療新冠,各有怎樣不同的協定方?日前,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中醫藥防治專班組織中醫專家,結合目前廣東省的氣候、季節和人群特點,制定《廣東省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其中除了1款預防方和3款協定方,還有對癥使用中成藥提示,市民可對照使用。
(相關資料圖)
一、預防方案
適用對象:防疫一線工作人員、密接人群、封控區重點人群。
治法:疏風解表、益氣解毒。
推薦方劑:粵抗2號
方藥:桑葉10g、蘆根15g、薏苡仁20g、桔梗10g、五爪龍20g、薄荷5g(后下)、銀花6g。
煎煮方法:中藥飲片冷水浸泡30分鐘,大火煮沸30分鐘,薄荷后下5分鐘。
服用方法:
1. 15歲以上者,每日一付。煎為兩袋,每袋100ml。早晚餐后半小時服用。
2. 3歲~14歲減半。
注意事項:80歲以上、腎功能不全及孕婦慎用。
二、治療方案
本病屬于中醫“疫”病范疇,病因為感受“疫戾”之氣,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咳嗽、干咳、少痰或無痰,咽痛,部分患者有腹脹腹瀉、食欲不振等,老年人、伴有慢性基礎疾病等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可表現為胸悶、汗出、納差、便溏或便秘等癥狀。
本病的核心病機為“疫毒外侵”,兒童及成人基本一致,以上焦病變為核心,主要病位在口鼻、肺,亦可累及脾、胃、大腸、心、肝等多個臟腑。
方艙醫院收治病例,治療上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為基礎,可參照以下方案加減治療。
01
成人協定方(加減銀翹散)
適應癥:適合于15歲及以上的無癥狀、輕型患者。
治法:疏風清熱。
藥物組成:金銀花15g、連翹15g、淡竹葉6g、杏仁10g、牛蒡子10g、淡豆豉10g、桔梗10g、甘草6g、葛根30g、北沙參10g、 桑葉10g、 陳皮5g。
服法:水煎服,每日1劑,水煎 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一次,餐后30分鐘溫服。若發熱、咽痛等癥狀明顯,可增加至每日2劑,水煎服,分4次服用。
用量用法:每日一劑,分為2-3次餐后30分鐘溫服。連續用7-14天。體溫超過37.5℃者,每日兩劑,分為4次服用。
02
兒童協定方(健兒解毒方)
適應癥:用于14歲及以下兒童無癥狀、輕型患者。
治法:清熱透邪、化濕解毒。
藥物組成:麻黃4g、生石膏12 g、杏仁5g、生甘草5g、廣藿香9g、生薏苡仁15g、蘆根10g、桔梗6g、連翹9g、生山楂10g。
用量用法:每劑煎煮成100毫升,≤1歲兒童服50毫升,1+~5歲服50~100ml,5+~12歲服100~150ml,12+~14歲服用150~200毫升;其中高熱、病情急者,劑量可酌情加量。分2~3次溫服,其中嬰兒或服藥困難的兒童,可分多次溫服,每次5~10ml不等。
03
扶正解毒方
適應癥:老年人、慢性基礎疾病或體弱的患者。
治則治法:益氣溫陽、化濕解毒。
藥物組成:淡附片10g、干姜15g、五指毛桃20g、皂角刺15g、金銀花15g、廣藿香15g、陳皮5g、炙甘草20g。
用量用法:每日一劑,煎取400ml(200ml/袋,共2袋),每次200ml(1袋),每日2次,餐后30分鐘溫服。(使用顆粒劑則折算為相應劑量,溫水沖服)。
04
對癥使用中成藥
(1)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藿香正氣丸(液、水),每次6g或10ml,每日三次。兒童劑量:5歲以下兒童,每次5毫升,每天3次。5歲以上參照成人。
(2)發熱:體溫超過38℃者,羚羊角粉或紫雪散,高熱超過3日不退者,可使用安宮牛黃丸。羚羊角粉每次0.3g,每日2—3次;紫雪散每次1.5~3g, 每日2次;安宮牛黃丸每次0.5丸,每日2—4次。
(3)咳嗽:急支糖漿,每次10-20ml,每日3—4次。
(4)發熱、頭痛、口苦咽干:小柴胡顆粒,每次1袋,每日3次。
(5)治療失眠、焦慮:烏靈膠囊,每次3—4粒,每日2—3次。
(6)兒童兼有腹脹、腹痛、腹瀉、哭鬧不安、消化道癥狀明顯者:四磨湯口服液,新生兒一次3~5ml,一日3次;幼兒一次10ml,一日3次,5歲以上一次15ml,一日3次;療程3—5天。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