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全球首部《2 型炎癥性疾病機制及靶向治療專家共識》發布,推動疾病精準診療-天天速看


            (資料圖)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余燕紅

            12 月 25 日,全球首部《2 型炎癥性疾病機制及靶向治療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正式對外發布。這是全球第一部歸納總結2 型炎癥及相關疾病理論知識的專家共識,由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組織編纂,國內的基礎醫學專家以及變態反應科、耳鼻喉科、呼吸科、皮膚科、兒科等多學科的臨床專家等15 名相關領域大咖合力撰寫完成,系統性地闡述了疾病的發病機制和靶向治療臨床前沿研究結果,旨在幫助臨床醫生認識并了解2 型炎癥性疾病,制定適合患者的整體治療方案,提高醫療資源使用效率,惠及2 型炎癥性疾病患者,降低社會醫療經濟負擔。

            “全球首部《共識》總結了目前國內外2 型炎癥相關疾病的靶向治療循證醫學證據,將對今后臨床診療2 型炎癥性疾病起到引領和指導作用,更有助于推動臨床專科建設和多學科診療的發展,提升臨床診治效率、降低醫療資源和患者負擔,促進醫患和諧。”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王良錄教授表示,“2 型炎癥性疾病涉及多個領域,有著共同的發病機制。作為常見的慢性疾病,2 型炎癥疾病有著非常龐大的患者基數,且患者往往多病共患,長期遷延不愈,因此無論是對于患者、患者家庭,還是醫療系統來講,都是巨大的負擔。但目前在臨床上,臨床醫生對于2 型炎癥疾病還缺乏認識,沒有整體的治療方案。”

            什么是2 型炎癥性疾病?其實,是 2 型免疫應答過強所導致的一類炎癥性疾病。當人體暴露在不同環境或動植物過敏原時,體內的就會形成2 型炎癥反應,進而可能累及皮膚、呼吸道和消化道多個系統,引發2 型炎癥性疾病,包括了特應性皮炎、哮喘、過敏性鼻炎和食物過敏等過敏性疾病。王良錄教授表示:“2 型炎癥性疾病的患者,在就診時往往面臨兩大‘痛點’:

            其一,由于缺乏專業的疾病知識,同時往往又患有多種2 型炎癥性共病,患者不知道如何準確就醫,輾轉不同科室也難以得到確診,形成了沉重的疾病負擔;其二,很多臨床醫生對2 型炎癥性疾病缺乏整體系統上的認知,易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誤區,難以做到精準規范診療。”

            江蘇省人民醫院過敏診療中心程雷教授表示:“2 型炎癥性疾病的覆蓋面是很廣的,包括上下呼吸道、消化道、皮膚科等領域,涉及到很多個亞專科,很多學科方向,所以我們組建了一個多學科的團隊。該專家共識綜述了國內外最新的研究進展,加上國際臨床試驗的一些結果,以及我們正在中國做的臨床試驗。理論結合實踐,保證它的科學性、學術性,也保證它的臨床實用性。”《共識》總結了一些常見疾病與2 型炎癥相關的證據,并將包括特應性皮炎、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結節性癢疹、慢性鼻竇炎伴或不伴鼻息肉、過敏性鼻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嗜酸性粒細胞性食管炎和食物過敏等13 種疾病定義為2 型炎癥性疾病,此外共識還明確了白細胞介素 IL-4、IL-5 和 IL-13 等 2 型細胞因子是這些疾病主要的治療靶點。

            此外,共識的出臺,也能幫助完善醫院對2 型炎癥性疾病的防治體系建設,促進多學科診療模式的建立,從而避免患者在不同科室間輾轉。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變態反應科李靖教授表示:“目前在全國范圍內,變態反應科的專科醫生隊伍只有300 多人。即使加上呼吸科、兒科、五官科、皮膚科等科室中能夠從事2 型炎癥性疾病診療的醫生,數量也非常有限。期待《共識》發布后,能促進多方對于2 型炎癥性疾病多學科診療建設的重視,壯大專科醫生的隊伍。”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變態反應科 臨床醫生 過敏性鼻炎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