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專訪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陶鋒:制造業當家推進穩增長-環球即時看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婷 黃穎琳

            以制造業起家的廣東,正在吹響“制造業當家”的奮進號角。2023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加快建設制造強省、質量強省,更高立起現代化產業體系支柱。


            【資料圖】

            廣東如何把制造業這份厚實家當做優做強?如何發力提升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1月12日,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專訪了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陶鋒。

            樹立制造業當家的鮮明導向

            羊城晚報:報告提出,樹立制造業當家的鮮明導向。您認為當前廣東將“制造業當家”擺在突出位置,具有什么意義?

            陶鋒:在我看來,廣東當前強調制造業當家,既有短期層面的考慮,也有中長期層面的戰略布局。

            短期來看,廣東多個領域的經濟正快速復蘇。制造業歷來對于廣東的經濟發展都是穩定器和定盤星,因此制造業當家對于廣東的穩增長非常關鍵。長期來看,制造業在廣東中長期的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中,都將發揮主導作用。制造業是廣東的優勢所在,也是中國的優勢所在,是培養國際競爭力的關鍵。

            具體來說,廣東強調制造業當家,一方面是穩住制造業投資,可以穩增長;另一方面,制造業發展過程會衍生出大量的生產性服務需求和生活性服務業需求,可以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復蘇和增長。

            羊城晚報:報告特別提到,開展“畝均”等高質量發展考核評價,這會對廣東制造業生產帶來什么影響?

            陶鋒:“畝均”這個提法很好,是指以畝均增加值、畝均稅收為核心的一套綜合評價,反映了企業或者產業在這個地方投資所產生的經濟效益。要注意的是,我們這里強調的是畝均增加值,而不是畝均產值,因為產值未必是增加值,增加值是直接反映在對GDP的貢獻上,稅收與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密切相關。

            之所以提出開展“畝均”等高質量發展考核評價,是因為制造業要當家,就必須要強調高質量發展,不能像早期只強調高速度,卻造成了資源配置效率低等系列問題。

            “高質量”如何體現?最核心的是要有更高的經濟效益,這也是最直觀的反映。在我看來,使用“畝均”這種投入產出效率指標,宏觀上是為了引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微觀上是為了引導人才、技術、資金等生產要素流向能夠產生高效益的企業和區域。

            因此,它起到了指揮棒的作用,可以引導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產業園區規劃建設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更加注重經濟效益相關指標的考量。

            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突出“穩”和“進”

            羊城晚報:報告強調,全面提升當家產業優勢,大力推進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建設。您怎么看待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在支撐廣東“制造業當家”中發揮的作用?

            陶鋒:廣東培育的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涵蓋了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但基本上還是圍繞制造業領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通常規模較大,在經濟增長中具有相當影響力,對穩住經濟大盤非常重要,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是面向未來、應用新興技術的產業,增長速度相對較快,是廣東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整體而言,兩者的角色存在差異,但都具有相當的作用。可以說,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突出制造業的“穩”,相當于廣東經濟當前的主要現金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則突出制造業的“進”,相當于廣東經濟未來的主要現金流。

            羊城晚報:廣東現有8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報告提出,加快推進超高清視頻顯示、生物醫藥與健康、新能源等產業成為新的萬億級產業集群。為什么選擇這三大產業?

            陶鋒:我認為出于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除現有的8個萬億級產業集群之外,這三個產業都具有相當的存量規模。其中,超高清視頻顯示、生物醫藥與健康屬于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廣東在這兩個領域都有相應的“大項目”;新能源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增長勢頭較好。可以說,上述產業成為萬億級產業集群是指日可待的。

            第二,這三個產業都與當前的新科技革命密切相關,技術創新活躍,市場前景可觀。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涉及數字制造領域,符合當前數字技術革命的方向。生物醫藥與健康屬于前沿科學領域,而廣東也具備較充足的生命科學技術資源和戰略性科技力量。另外,我們也在深入推動能源革命,發展新能源產業也符合綠色化、低碳化發展的趨勢。

            羊城晚報:報告提出,支持高新區、經開區、產業轉移園等打造符合產業生態的2.0、3.0升級版園區。在您看來,2.0、3.0升級版園區應該如何打造?

            陶鋒:過去的1.0版園區,企業雖然在物理、地理空間上更加接近,但彼此之間的產業聯系比較薄弱、園區主導產業也不夠突出,只能算是“企業集聚”階段。而只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及為產業鏈提供配套服務的各類機構和主體,聚集到特定的位置和區域,才能稱之為“產業集群”。

            從1.0版園區到2.0、3.0升級版園區,實際上就是從企業集聚到產業集群,再到構建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過程。其中,2.0升級版園區要求企業之間要有關聯性,3.0升級版園區則強調更高層次的企業集聚,迸發創新能力,并衍生出一批創新企業龍頭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產業集群 羊城晚報 支柱產業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