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推動高質量發展東莞鎮街定目標克難點
羊城晚報訊 記者秦小輝、通訊員東清宣報道:面對“高質量發展”帶來的重大機遇,東莞這座擁有“市直管鎮”行政架構的城市,鎮域經濟將如何在新賽道上續寫輝煌,是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緊跟省市步伐,自1月28日以來,東莞市各鎮街(園區)先后召開高質量發展大會,結合自身實際,研究部署高質量發展工作。
東城街道黨工委書記劉林宏表示,2023年,東城將以“新城市、新產業、新生態”為抓手,提速建設黃旗南片區和“黃金雙軸”兩側項目,加快20個重大產業項目落地,引進京東MALL超級體驗店,實施儲能產業立新柱,力爭GDP增速5.5%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固投增長超15%,全力創建高質量發展基層改革創新實驗區。
松山湖是東莞市“三位一體”城市中心體系的中心極,也是東莞實施“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的龍頭和引擎。松山湖將持續推動在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城市建設、人才集聚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力爭實現GDP增長不低于6.5%(實際按不低于7%安排);爭取推動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總額達90億元,占GDP比重超10%,高企達750家。
東莞南部九鎮(虎門、長安、大嶺山、大朗、黃江、塘廈、鳳崗、清溪和樟木頭)多年以來積極承接深圳產業外溢效應,然而,面對各地帶團出境“搶訂單”和你追我趕“拼經濟”的態勢,南部九鎮過往的區域優勢不再,昔日的風光恐難以為繼。
“必須認識到我們短板在哪里。”鳳崗鎮委書記張耀洪分析稱,鳳崗受土地開發強度高影響,連片“工改工”難度大,招商載體嚴重不足,已成為鳳崗發展新動能最“卡脖子”的問題。“放棄長期依靠房地產的思想,堅持制造業當家,聚焦‘科技創新+先進制造’,形成造勢、借勢、乘勢的氛圍。”記者了解到,2023年,鳳崗鎮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是GDP增長6.5%,突破400億元,并定下一個千億、三個百億的任務。
清溪鎮委書記葉錦銳表示,2023年,清溪鎮將緊緊抓住全市將把更多資源要素傾斜到發展制造業上來的重大機遇,堅持制造業當家,大抓產業、抓大產業,聚焦制造業推動高質量發展。力爭盤活2000畝“工改工”,招引1宗特大項目,累計培育高企400家、規上工業900家、創新平臺4個、百億集群3個。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