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志文 通訊員 機場宣 南宣 東宣 曹樸
2月15日,為期40天(1月7日至2月15日)的2023年春運正式收官。記者獲悉,白云機場和多家航司都交出了喜人“答卷”,旅客量較2022年有了大幅增長。此外,白云機場一號航站樓的新調整,民航中南空管局“廣州新終端”的正式啟用,都間接反映了著民航業的向好態勢。
(資料圖)
白云機場取得雙“全國第一”
2月16日,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數據顯示,防疫政策優化調整后的首個春運,全國營業性客運量約15.95億人次,其中民航發送旅客5521.4萬人次,同比增長38.7%,恢復至2019年同期75.8%。
飛常準發布的《2023年中國民航春運大數據》顯示,國內航線日均執行客運航班量1.16萬班次,實際執行國內客運航班量46.33萬班次,相比2022年春運同期增長15%,恢復至2019年春運同期的94%。國際及地區航線實際執行客運航班量1.27萬班次,相比2022年春運同期增長142%;較2019年春運同期恢復了12%。
作為國內航班量最高的機場,白云機場春運期間共計保障航班4.69萬架次、接送旅客604.09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7.82%和40.46%。單日客流增長強勁,最高峰出現在正月初七(1月28日),全天接送旅客18.27萬人次,同比增長41.7%。
白云機場40天春運呈現進出兩旺態勢,創下“春運客流總人數”及“單日接送旅客量”雙項全國第一,實現了白云機場2023“開門紅”。值得注意的是,白云機場國際航空業務恢復迅猛,春運期間共保障國際旅客25.38萬人次,日平均6346人次,與2022年春運同比增長392.41%。
此外,在春運即將結束之際,白云機場綜合考量一號航站樓國內航空公司國內航線的航班總量、航班時刻等情況,經過認真分析研究,對一號航站樓國內航空公司運營區域實施優化調整。本次優化調整將分階段實施,首階段從2月15日凌晨2時起,中國東方航空、上海航空、中國聯合航空三家航空公司調整至東三指廊運營,原在西邊指廊運營的航空公司同步優化。
實施涉及優化調整主要有中國東方航空、上海航空、中國聯合航空、深圳航空、九元航空、長龍航空、吉祥航空、昆明航空、成都航空、奧凱航空等航空公司。后續白云機場將根據東二指廊的適用情況,結合航空公司的運營航線,繼續優化調整其他合適航空公司的運營分布,滿足旅客美好出行需求。
在白云機場乘坐東航航班將更順暢
除了機場,多家航司的春運“答卷”也頗為喜人。
記者獲悉,春運期間,南航集團(含廈航)共執行客運航班近9.5萬班,同比增長約32%,安全運送旅客超1275萬人次,同比增長約42%,客流高峰在初五至初十,單日承運旅客超38萬人次。
在廣州、北京、深圳、上海、海南以及國際、港澳臺地區等熱門市場120余條熱點航線上,南航調配寬體機型執行航班超過7000班次,客流最高峰期投放達240班/天,其中,北京大興往返三亞航線投放最高,達16班/天。此外,由于主題旅游需求升溫,冰雪游航線受青睞,南航在廣州、北京大興、上海等地加大對長白山、阿勒泰等冰雪游市場的運力增投,加班近220班次。
記者了解到,春運期間,東航在廣東省內各機場共保障進出港航班11844班,運輸旅客155.65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春運的83.2%,航班平均客座率為75.14%。
2月15日,白云機場東上航專屬服務區、東航東三指廊貴賓室也重裝開業,未來,到白云機場乘坐東航航班的旅客需要至東三指廊登機,安檢通道由B區變更至A區,到達區則由W區變更至E3出口。東航在白云機場運行的航班從西側搬遷至東側運行后,航班保障流程將更為順暢,飛機滑行時間預計平均節省5分鐘,航班靠橋率預計從60%提升到85%以上。旅客出行體驗將得到較大提升。
此外,春運40天,中聯航服務旅客超90萬人次,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八成,比2022年同期增長約45%;保障航班7200余班,日均175班,基本與2019年同期持平,比2022年增長約35%;平均客座率達70%,是近三年春運的最高值。海南航空國內日均航班量662班,同比2022年提升42%,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6%;共運送旅客近390萬人次,同比2022年增長78.7%,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7%。
民航中南空管局“廣州新終端”啟用
“海航7432,廣州進近雷達看到。您是廣州新終端啟用后指揮的第一架航班,中南空管局將繼續為您提供優質的管制服務!”航班雷達標牌在閃爍,仿如見證歷史的時針在跳動。2月13日凌晨1時,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管制員在嶄新的廣州新終端大樓里發出一句句鏗鏘有力的指令,標志著承載著亞洲民航最繁忙地區管制指揮任務的“廣州新終端” 正式投入運行使用?!皬V州新終端”的正式啟用,將有助于打破廣州終端區的運行瓶頸,為滿足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的設計運力提供更多發展可能。
日常每一個民航航班正常飛行,都依賴“空中交警”全程周密的保障指揮。航班從起飛到落地,隨著飛行高度不同需要由塔臺、終端和區調的管制員接力指揮,而終端區正是航班最密集、空域最復雜的“空中匝道”,其運行效率牽一發而動全身。
“廣州新終端”作為中南空管局“十四五”期間投運的新基建設施,席位容量從原有的13個席位擴展為37個,擴容達到2.8倍;再配以最新版本的航管自動化系統作為“神經中樞”,以長遠的眼光增設通航指揮席、軍民航聯合管制席,將能更好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以及航空業務量增長。
據預測,“十四五”期間,中南地區將陸續投運新機場、新跑道、新設施,中南地區航班保障量整體必將呈上升趨勢。預計到 2025年,運輸航空保障需求(起降架次)將達到 360 萬架次。隨著“廣州新終端”的正式啟用、投入運行,將為廣州新白云國際機場四五跑道以及深圳寶安機場三跑道、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未來啟用夯實堅實基礎,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啟動全新的“航空引擎”。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