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許張超 實習生 李嘉嵐
近日,深圳市一消費者稱在益禾堂門店下單奶茶喝出3張標簽,次日入院診斷出細菌感染。針對該當事顧客在奶茶里喝出標簽的問題,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此前責令該涉事門店停業整頓,目前該門店已經重新營業。
2月19日,該消費者在小紅書爆料稱,因餓了么做活動贈送的10元紅包,在益禾堂丹竹頭店下單一杯“芋泥啵啵奶綠”,奶茶送到后喝了一半,發現里面足足有3個標簽,標簽字體都泡模糊了;隔日,該消費者早期出現腹瀉、冒汗、低燒等癥狀,與該店店長等前往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就診,診斷出細菌感染、輕度脫水、消化道有點損傷。
隨后,雙方在醫院進行協商。店方表示,可按照國家的最高標準精神慰問賠償該消費者1000元,全額承擔此次檢查費用,只要該消費者刪除小紅書上的發帖。而針對該標簽是否為熱敏紙、熱敏紙掉色、標簽掉入原因、能否看監控等問題,益禾堂方面的解釋未能讓該消費者滿意,雙方未就具體協商達成一致。
該消費者表示,在事發后,就通過微信小程序12315報案,并于第二天中午收到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崗監管局回電了解進展。此外,該消費者稱,該門店在大眾點評上曾被反應飲品當中出現紙屑,她希望品牌方就熱敏紙對人體的潛在危害等做出解釋,以留待此后類似案件消費者進行參考。
2月23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回應,該店已于21日18時起自行停業整頓,2月22日上午執法人員到達涉事門店檢查。經執法人員調取監控錄像核實,該店員工在制作該訂單奶茶時未發現遺漏杯中的標簽(標簽一面與杯子內壁顏色相近),導致浸泡有標簽的奶茶對外配送。
2月27日,益禾堂在官方微博致歉稱,事件發生后,益禾堂成立了調查組,經調查,出現問題的原因是門店當事員工未嚴格按照產品制作流程操作,未仔細檢查致使標簽紙遺留在杯中;公司已經依據相關規章制度及監管部門要求,對當事員工及門店做出了停崗培訓和停業整頓等處罰。
該聲明稱,相關負責人兩次陪同顧客前往醫院檢查身體,并承擔了全部檢查費用,體檢時顧客身體狀況已無異常,醫生也表示不能確定部分身體指標異常與此事件有必然聯系,隨后顧客已接受了門店的賠償,并在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見證下與顧客達成初步和解,目前正在按照顧客的要求對奶茶成分進行檢測。
2月28日,記者聯系到該消費者,對方表示,樣品目前仍在檢測當中,對品牌致歉說明感到不滿,品牌方“對奶茶成分進行檢測”的表述不妥當,重點應在于熱敏紙對于人體潛在的危害,檢測樣品溶液里有害物質的含量,特別是此次事件中加熱融化后的熱敏紙的具體風險。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稱已責令涉事門店完善操作規程,加強人員培訓,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不過,此前益禾堂門店曾被查出在冷藏柜儲藏過期食品補丁被罰,并稱打造了“營運管理-第三方監督-消費者權益保障”的三級益禾堂品質攻堅保障體系,卻屢現食品安全問題,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消費者在2月22日稱喝出異物致使腹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