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冷霜 通訊員 王堅 謝子亮
(資料圖片)
圖/南宣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獲悉,3月17日上午,由廣州市委組織部指導,廣州南沙開發區人才發展局、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澳門專才發展學會三方聯合舉辦的“粵港澳人才協作辦公室”2023年第一次會議在南沙國際人才港順利召開。
會議主要目的是推進南沙與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澳門專才發展學會簽訂的合作協議落實落細,研究謀劃年度工作計劃和重點任務,明確“粵港澳人才協作辦公室”運作機制和運作方式,以具體項目為抓手推動“粵港澳人才協作辦公室”實體化運作。
會議現場,南沙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家炳代表南沙區作了開場致辭,介紹了南沙攜手港澳推進粵港澳人才協同工作的獨特優勢,以及三方合作簽訂以來南沙全力推動各合作事項落地落實的情況,強調三方的合作不僅要“達成共識”,更要“走深走實”,要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和具體的合作項目將人才協同工作落到實處,力爭在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中走在前、作表率。
在交流討論環節,參會的領導嘉賓們圍繞粵港澳人才協同工作以及有關會議議題深入討論交流,為進一步深化南沙與港澳人才協同合作積極建言獻策。
會議還審議通過了《粵港澳人才協同發展2023年度工作計劃》《粵港澳人才協作辦公室運作方案》《粵港澳大灣區卓越工程師研修班活動方案》。
張家炳在會上表示,南沙與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澳門專才發展學會三方合作從此有了明確的路線、詳細的計劃、具體的項目,三方人才協同合作又邁上一個新臺階,會后南沙將會認真總結吸納大家所提的寶貴意見,落實落細各項任務,會同港澳把“粵港澳人才協作辦公室”打造成為粵港澳三地人才協同發展的重要示范性平臺。
廣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建華在總結講話中表示,在省委組織部的指導下,廣州在南沙先行先試與港澳建立起溝通合作機制,推進一批人才合作項目,做一些有益實踐探索,為將來推動建立更高層面的合作機制積累工作經驗。他強調,粵港澳大灣區具有“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的特點,當前大灣區建設面臨著規則機制“軟聯通”方面的突出難題,探索粵港澳人才協同發展機制,必須要有大格局、大視野,圍繞共建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共同目標,精準查找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選好合作項目,面向世界聯合引才。
記者從南沙區了解到,為推動粵港澳人才協同合作落到實處,近日南沙已率先啟動了面向大灣區博士、博士后的“智薈灣心博創未來”人才交流項目,為促進粵港澳人才交流合作又搭建了一個新的平臺。南沙開發區人才發展局匯報了該活動舉辦情況,目前正在抓緊籌備“先進制造業”“海洋空天”等產業領域的主題活動,要打造粵港澳博士、博士后人才協同發展的工作品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