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報業集團牽頭主辦、海內外25位名媒“大咖”參與的“海內外名媒社長總編灣區(佛山)行”下周啟動
(資料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聞
管中窺豹一探“佛山制造”全貌,品味廣府文化精髓。3月28日起,由羊城晚報報業集團牽頭主辦,海內外25位名媒“大咖”參與的“海內外社長總編輯灣區(佛山)行”(以下簡稱“灣區行”)即將正式啟動。3天的行程中,媒體大咖們將走訪佛山11個參觀點,領略佛山“城產人文”互相融合的高質量發展典范。
產業:外貿復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力
陽春三月,佛山市南海區里水鎮的廣東高而美制冷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衛民忙得不亦樂乎,自從去年11月該公司與德國一位客戶簽下了2200萬歐元(折合人民幣1.6億元)大單,春節一過,公司立刻開始著手該訂單的后續服務環節。“高而美”正是此次灣區行的參觀點之一。
說起佛山產業的密碼,“有家就有佛山造”是佛山的產業底色。不但有美的、碧桂園、海天醬油、堅美鋁材、蒙娜麗莎陶瓷等享譽世界的名企名品,更有箭牌陶瓷、林氏木業、小冰火人、高而美制冷等“隱形冠軍”和專精特新企業。本次走訪線路一大特色就是充分領略佛山制造業中的“家”元素。走訪企業中,不但有高而美這樣的世界級“制冷界新寵”,更有在洗衣凝珠/留香珠產品領域位于全球第一梯隊的廣東優凱科技有限公司。海內外媒體的到來,也將為佛山的“家制造”進一步打開全球市場添磚加瓦。
除了“有家就有佛山造”,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佛山保持產業永遠年輕、重塑產業城市形象的重要切入點。位于佛山城市中心的潤和聚錦科創園占地面積約103畝,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作為佛山高新區禪城園“千畝加速器”的核心組成部分,項目正著力打造成為創新企業培育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產業載體。重點引入高端裝備、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等產業企業進駐。
本次參觀點之一——佛山創意產業園是佛山第三產業為制造業配套服務的典型案例。該園區是“三舊”改造的典范,已吸引了從事設計、金融、保險、法律服務等1000多家企業入駐,先后獲得“廣東文化(創意)產業園”“廣東省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交易基地”等14項稱號,并入選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此外,嘉賓們將坐上游船,領略三龍灣科技城這個全省重大產業和科技發展平臺的青山綠水。
文化:嶺南廣府文脈融入城市脈絡
佛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佛山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提出,佛山要成為傳承嶺南廣府文脈的領頭羊,推動陶瓷文化、功夫文化、龍獅文化、美食文化、工匠文化大放光彩。
本次參觀路線最顯著的文化特色,便是深入走進曾經的“南國陶都”——佛山美陶灣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據了解,美陶灣擁有5000年制陶史,如今,正圍繞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兩大定位,構建文化+創意+跨界+時尚+體驗的完整產業生態圈,力爭打造一個“在灣區里鏈接資源、在古鎮里汲取靈感、在景區里成就夢想”的“中國的美陶灣、世界的美陶灣”,成為中國工業先發地區城市更新的范本。
佛山文化的另一大特色便是融入城市骨架、浸入市民心田。佛山千燈湖片區就是這樣一個把傳統與現代無縫銜接的代表區域。作為佛山市最著名的城市公共空間,如今的千燈湖片區早已迎來3.0中央活力區時代,在去年入選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名單。同樣入選名單的還有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都市文化旅游綜合體的順德華僑城歡樂海岸PLUS,擁有華南最大的情景式商業街區和海島主題水公園、國內首個開放式主題公園以及沉浸式自然藝術購物中心。
除此之外,佛山更將文化融入“半城山水半城綠”的城市架構中,一草一木皆有無限韻味。本次參觀點——源林西江濕地公園就位于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桑園圍的核心區,體現出古代佛山人的治水智慧。而沿著桑園圍向北,還能到大地藝術節站點領略藝術家對嶺南文化的感悟;到康園一睹當年“康南海”遺風,體味桑園圍的河水灌溉下南粵健兒的風姿。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