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2022年度立法透明度指數評估結果:京粵川居省級人大常委會前三位


            (資料圖)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董柳

            今天(3月2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北京聯合舉辦“2023年法治藍皮書首場發布暨新時代法治發展研討會”,并發布《中國地方法治發展報告No.8 (2022)》(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京粵川位居31個省級人大常委會立法透明度指數評估前三位。

            《報告》指出,基于立法工作信息公開、科學立法信息公開、民主立法信息公開以及立法優化信息公開四大方面,評估組對全國人大常委會和31個省級(不含我國港澳臺地區)人大常委會立法透明度情況進行了評估,發布了2022年中國立法透明度指數評估結果,從客觀事實出發,切實反映人大立法透明度的真實情況。

            評估結果顯示,全國人大常委會以92.37分的總分位居第一位,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以84.85分的總分位居第二位,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以83.36分的總分位居第三位。第四位至第十位分別為:四川省人大常委會(總分82.82分)、貴州省人大常委會(總分82.37分)、江蘇省人大常委會(總分81.41分)、江西省人大常委會(總分80.71分)、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總分79.26分)、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總分79.16分)、青海省人大常委會(總分78.76分)。

            《報告》指出,2022年,立法透明度整體成績有所提升,立法透明度得到全面推進。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健全多層次、多領域的新聞發布會制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增強人大立法透明度;各地方人大常委會通過拓展線上線下多種渠道,增強立法透明度,提高公眾立法參與頻次和比例。

            《報告》同時指出,當前,制約立法透明度的問題主要體現在門戶網站并非公開第一平臺、群眾參與立法熱情不高、數據庫功能定位存在偏差、地方性法規公開存在延遲、法規征求意見時間不足、部分立法計劃公開略遲等方面,未來,各級人大常委會應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立法透明度建設,加快無障礙模式的推廣應用,切實提高公眾參與立法的積極性。此外,各級人大常委會應加強草案說明的普及力度,將其作為征求意見的標配,同時設置多元的反饋渠道,注重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對于郵寄的紙質意見和發送的電子版意見均應當公開意見數量,激發社會公眾參與立法活動的熱情。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