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您的電腦,請查驗后簽收。”1月28日,家住武昌的小左收到了前一天下午在京東上購買的筆記本,這是她送給自己的新年禮物。
除特產、保健品、衣物等傳統年貨外,越來越多消費者將3C數碼、智能家電、進口食品等納入年貨清單,讓紅紅的新年年貨有了新面孔。
年貨有了“新寵”
“前兩周還換了新手機,既是對自己辛苦工作的獎勵,也希望新的一年可以提高生產力。”在從事文字工作的小左看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過年不僅要“吃點好吃的”,還要“來點實用的”。此前一周,她還趁著年貨節,給妹妹買了護膚品套裝,給媽媽買了小米掃地機器人。“過年親友客人很多,希望能夠解放媽媽的‘雙手’,讓家人有更多時間享受生活。”
“今年年貨節,年輕人成為采購主力軍,湖北地區35歲以下的年輕人成交金額同比增長58.5%。”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陸飛告訴記者,電子產品和智能家居成交額大幅增長,電動牙刷、掃地機器人、烘干機、筋膜槍是年輕群體購買較多的產品。
年輕人追求科技感,銀發族的年貨也新潮十足。“1月中旬買了這個智能馬桶,冬天還可以加熱,不曉得幾方便。”魯婆婆說,之前家里的智能產品都是兒子送的,今年過年自己也為家里添置了智能家電來提升生活質量。陸飛介紹,近年來,消費者對智能家電、手機的需求不斷擴大,帶動更廣年齡群體消費升級。數據顯示,56歲以上消費者的“年貨清單”中,智能馬桶、暖被機、智能門鎖、智能手表的銷量增長明顯。
京東近日發布的“年貨春運”熱力地圖顯示,湖北地區最受歡迎年貨前5位中,900元一瓶的輕奢護膚精華與9000元一部的折疊屏手機分別排名第三、四位。年輕人悄然加入,銀發族主動追求新潮,使得高品質生活場景成為年貨關鍵詞之一,無論是智能家電還是護膚美妝產品,新潮年貨背后反映了人們對更高生活品質的追求。
異地訂單量增幅全國第三
今年春節,不少在外工作的人雖選擇就地過年,但依然線上下單年禮表達心意,形成人未歸、禮先到的新年俗。
在上海工作的沈維提前兩周給家住黃岡農村的父母親人購買了按摩儀,智利車厘子和黑虎蝦。“新鮮事物層出不窮,家里父母不應被時代落下,他們也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
早在春節前一個月,沈維便收到了父母從家鄉寄來的麻城魚面和臘魚。在她看來,年俗對于消費觀念相對傳統的長輩而言,就是吃上家鄉的味道,但是于年輕群體而言卻是想讓家人生活更加美好的心意。在春節這個時間節點送上一些他們不了解但是能滿足需求的新東西,是無法被拒絕的。
陸飛介紹,年貨節期間湖北省異地訂單量增長排名全國第三,這些異地訂單中排名靠前的品類分別為南北干貨、生鮮水產和智能小家電。無論是發往外地,還是發到湖北的異地訂單,都飽含家人間的相互掛記與共赴美好生活的心愿,賦予年俗更健康、更智能、更現代的新內涵。(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朝霞)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