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延安吳起縣:推動蘋果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

            眼下,在吳起縣長官廟鎮的山地蘋果園,漫山的果樹長勢喜人,青綠色的幼果掛滿枝頭,果農們正在技術員的指導下給蘋果套袋。

            近年來,長官廟鎮緊抓“蘋果北擴”“建設十萬畝蘋果示范基地”等政策機遇,按照蘋果產業擴規提質增效和“百千萬”提升工程要求,通過扶大戶擴面增量、重管護提質示范、促轉型降本增效等方式,持續放大吳起山地蘋果優生區生產效應,推動蘋果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

            7月13日,在長官廟鎮梁岔村的果園內,果農裴志昌熟練地拿出果袋,左手拽過枝條,右手套上袋子,雙手翻飛間,蘋果套袋已完成。他笑著說:“一撐二套三捏,我是老行家了。今年果子繁密,前幾天剛疏完果,最近正在套袋,政府給我們的果袋每個補助3分錢,自己只用出2分錢。”

            據統計,今年以來,長官廟鎮已經累計使用果樹專用肥1.3萬袋,投入防蟲、防凍物資專項資金50余萬元,新搭防雹網350畝,新打灌溉機井2口,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現代技術120畝,年內計劃建設生產道路15公里。

            同時,圍繞“政府投資整地、部門專業指導、聯戶自籌建管”的思路,長官廟鎮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相對集中、集中栽植”的原則,以土地流轉和撂荒、半撂荒園改造為抓手,將閑置地、撂荒地集中起來,承包給合作社和能人大戶,打造規模適中、集約經營的“方塊式”家庭農場,實現規模化、集約化、規范化發展。截至目前,全鎮發展山地蘋果1.5萬畝,預計今年掛果面積將突破7000畝,實現人均果業增收2500元。如今,山地蘋果已成為當地老百姓真正增收致富的長效主導產業。

            “下一步,我鎮將加快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實現規模化布局、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聚焦生態、綠色、有機,創建申報商標,進一步叫響‘長官廟山地蘋果’品牌,讓山地蘋果真正成為長官廟的‘搖錢樹’。”長官廟鎮黨委書記張軍說。

            (記者  蘇怡  通訊員  溫巧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山地蘋果園 蘋果產業 果樹專用肥 家庭農場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