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四平市鐵東區人民法院速裁審判庭貫徹推行依靠群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楓橋經驗”,與人民群眾進行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堅持百姓矛盾糾紛就地高效化解,營造和諧安定的社會環境,努力做到矛盾糾紛第一時間訴源治理。
3月22日,在四平市鐵東區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發生了這樣的一幕,“法官,我媽在早市買菜的時候被兩個打架的人撞倒了,在醫院住院沒人賠償,我媽八十多歲了,請您為她做主啊!”受害人的女兒見到法官后情緒激動地描述事發經過。據法官了解,這是一起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兩位致害人因瑣事在菜市場爭吵,進而演變成廝打,過程中將正在購買商品的八旬老婦即受害人撞倒在地,隨即送往醫院進行救治。在后續討尋醫藥費時二致害人怠于履行責任拒絕賠償受害人的醫藥費。無奈之下,受害人女兒代理年邁母親訴至法院。
速裁審判庭的法官在充分了解案情之后第一時間與兩位致害人取得聯系并核實情況,法官從案件當事人的角度出發,想用最短的時間、最高效的方式化解該糾紛。考慮到一位致害人自身疾病纏身無經濟來源且只能與家中老母親靠低保生存的實際情況,法官將該致害人及其母、受害人女兒約見到糾紛發生地所在轄區的北市場派出所,法院、公安局 、司法局三個單位的同志共同參與本次調解活動,合力對該案件進行糾紛化解。
法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雙方矛盾進行疏解,現身說法、將心比心,通過近一小時的溝通調解,雙方解開心結,該致害人及其母親決定支付賠償費用,誠懇地對法官說道:“法官,謝謝您考慮我和我媽的不容易,我們確實經濟困難,但通過今天的調解,我給錢,現在就給!”話畢,該名致害人將賠償費用以現金的形式當場交到受害人女兒的手中。另一位致害人亦經法院訴前調解,將賠償款項即時清結。受害人女兒在收到賠償款項后激動地說:“法官,謝謝您幫我老媽把賠償款要回來,現在我們娘倆心中的石頭算是落地了!”速裁審判庭重心前移、力量下沉、內外聯動,推動矛盾糾紛就地調處、就地化解,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
四平市鐵東區人民法院速裁審判庭將繼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切實站在人民群眾的角度調解矛盾糾紛,發揮司法在社會治理中的參與、推動、保障作用,完善訴訟與非訴訟銜接機制,推動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促進基層社會治理從“化訟止爭”向“少訴無訟”轉變,努力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毛思博 通訊員 毛一雯 鐵東區人民法院供圖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