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習不只是在課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廣闊的。而幸運的我,從小就擁有了一個浩瀚的詩意天空,編織它的正是我的媽媽。
小時候,陪伴我的不是動畫片和網絡游戲,而是墻上那一幅幅鮮活的圖畫和一首首經典的唐詩宋詞。
【資料圖】
猶記得,媽媽用她那不太純正的普通話,一遍又一遍教著幼小的我讀《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時候,我不認識字,媽媽教一句,我就讀一句。一個個字符就像一枚枚印章,在無數次重復下終于印在了我的腦海里。就是這一個個似懂非懂的文字,為我掀開了文學天空的一隅。讓我知道,這世界上還有一個更美妙的世界。
我的媽媽是一名銀行職員,她酷愛文字。記憶里的媽媽是一個手不離卷的女子。在她的床頭,總會有幾本書。那時還是上小學的我,雖然識字量還不多,但我總會隨意翻看那些書籍。徐志摩、冰心、畢淑敏……這一個個名字時不時地跳躍出來,讓我覺得他們仿佛就是媽媽的至交老友。
在媽媽的影響下,文學很早地進入了我的生活。字字珠璣的唐詩宋詞營造出的是一片柔軟的天空,徜徉于古典雅致的詩詞中,觸摸文字的溫度,感受古人的思想,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純美的詩詞世界,它細膩、溫婉。跌宕曲折的長篇小說營造出的是一片現實的天空,沉醉于曲折有致的情節中,體會人物的命運,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我明白了這些看似虛幻的文字,其實就是最真實的生活寫照,它殘酷、現實。
上了中學后,我不僅讀詩、散文,而且還自己寫詩、寫散文。當看到自己的文字被某報刊發表后,心中喜悅萬分,于是,便捧著自己的文字讀給媽媽聽。媽媽一邊微笑,一邊幫我指出優缺點。
感謝媽媽給我的這一方廣闊的文學天空,是媽媽讓我愛上了文字,愛上了語文。我想,假如有一天我離開了課堂,我的這一片天空也會依舊存在。因為,語文學習又何止只在課堂呢?
不同的場景造就了不同的個性,不同的時代造就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人造就了不同的心態……
有人曾問過一位盲人“你什么都看不到,這么或者痛苦么?”盲人回答“我痛苦什么?和聾子相比,我能聽見聲音;和下肢癱瘓的人比,我能行走;和啞巴相比,我能說話。我之所以獲得比較愉快,是因為我學會了放大美麗。如果我拿自己的地位跟美國總統比、拿自己的財富跟蓋茨相比,拿自己的容貌跟楊貴妃比,這世界上99。99%的人不都痛不欲生么?”
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相比的唯一籌碼,用自己的優點與別人的不是相比。
古希臘有一位國王,什么都想得第一。他總是喜歡拿著自己的優點去與別人的缺點相比。當別人被嘲笑時,自己卻揚長而去。久而久之,整個國度都厭惡他。背地里不斷說著這位國王的壞話。直到有一天一位勇士當著全國百姓的面讓這位國王難看。國王回去之后,久久思索:人都是一樣的。只會用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去與別人不完美的一面相比較,用來顯示自己有多完美。
不過,正也是因為人與人之間有比的意義,價值!所以,才會顯得好珍貴。
正如那位盲人所說的,不拿自己的平常的身份去與身份高貴的人去攀比;不拿自己平淡的容貌去與妖艷多姿的楊貴妃去攀比;不拿自己平淡與別人的閃光點去攀比;不……
人生因為有了比,才顯得出生命的珍貴,也因為如此,人生有了可以活躍的氣息。
因為如此——比。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