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華為宣布實現自主可控的MetaERP研發,并完成對舊ERP系統的替換。為了表彰在此項目中做出重大貢獻的相關團隊和個人,華為在東莞溪流背坡村園區舉辦了“英雄強渡大渡河”MetaERP表彰會。截至目前,MetaERP已經覆蓋了華為公司100%的業務場景和80%的業務量,經歷了月結、季結和年結的考驗,實現了零故障、零延時、零調賬。
據介紹,華為MetaERP實現了全棧自主可控,基于華為歐拉操作系統、GaussDB等根技術,聯合眾多伙伴,采用了云原生架構、元數據多租架構、實時智能技術等先進技術,能夠有效提高業務效率,提升運營質量。華為將繼續圍繞“極簡架構、極高質量、極低成本、極優體驗”的目標,在ERP、PLM等領域,和伙伴一起打造自主可控、更加高效安全的企業核心商業系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華為介紹稱,ERP是最關鍵、最重要的企業級IT應用。自1996年引入MRP Ⅱ、并持續迭代升級ERP版本,ERP作為華為企業經營最核心的系統,支撐了華為20多年的快速發展,每年數千億產值的業務,以及全球170多個國家業務的高效經營。
2019年,面對外部環境的壓力和自身業務挑戰,華為決定啟動對舊有ERP系統替換,并開啟研發自主可控的MetaERP系統。作為華為有史以來牽涉面最廣、復雜性最高的項目,三年來,華為投入數千人,聯合產業伙伴和生態伙伴攻堅克難,研發出面向未來的超大規模云原生的MetaERP,并成功完成對舊有ERP系統的替換。
今年3月,在“難題揭榜火花獎”頒獎典禮上,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在發表講話時這樣說道:“在過去三年時間里,華為完成了13000+顆器件的替代開發,同時還實現了4000+電路板的反復換板開發……今年4月份我們的MetaERP將宣誓,完全用自己的操作系統、數據庫、編譯器和語言……做出了自己的管理系統MetaERP軟件。MetaERP已經歷了公司全球各部門的應用實戰考驗,經過了公司的總賬使用年度結算考驗,我們公司的賬是業界中很復雜的,已成功地證明MetaERP是有把握推廣的。后續許多設計工具也會上華為云公開給社會應用,逐步克服斷供的尷尬。”
消息曝出的第二天,資本市場就給出了強烈的反應:3月20日開盤,國內ERP系統兩大龍頭股價重挫,其中A股上市的用友網絡跌停,港股上市的金蝶國際盤中跌幅超20%、當日收跌18.77%。不過,國產ERP相關概念股大幅拉升,如軟通動力漲近10%,漢得信息、賽意信息漲約8%。
實際上,此次業內更關注的并非ERP系統本身,而是其背后的“軟件開發工具”,也就是,開發ERP系統背后的工具。華為此次“完全用自己的操作系統、數據庫、編譯器和語言”,也令業內感到震驚。“被制裁以來的三年多,華為每年投入巨資進行創新研發,軟件開發工具就是其中要著力突破的領域。從硬件替代、云服務替代、再到核心應用系統的替代,中國IT產業又進入到一個新階段。”有分析認為。
華為董事、質量與流程IT部總裁陶景文表示:“面對包含ERP在內等企業作業和管理核心系統的斷供停服,我們不僅能造得出來,還換得了,用得好,現在終于可以宣布,我們已經突破了封鎖,我們活了下來!”
華為輪值董事長、CFO孟晚舟表示:“技術的每一次跨越,不僅需要以匠心精神日積月累,更需要秉承開放精神推動認知的躍升。MetaERP的建設,需要合作伙伴的共同投入。只有開放才能創新,只有合作才能繁榮。”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溫婧
編輯/田野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