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天天微頭條丨“海上牧漁城”,連江又一重大謀劃!

            深化海域使用權改革、持續推進“百臺萬噸”工程、謀劃建設“海上牧漁城”項目……從近海到深遠海,福州市連江縣積極探索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吹響轉型升級的嘹亮號角。


            【資料圖】

            連江縣召開“海上牧漁城”項目技術交流會。連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6月29日,中交聯合體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經理部副總經理黃維民等林鳴院士團隊成員、省水產設計院團隊,與連江縣深入探討“海上牧漁城”項目合作事宜。

            據悉,“海上牧漁城”項目采用“深遠海裝備+生態養殖+休閑漁業”融合發展模式,計劃在深遠海海域利用防波減流設施圍建一個巨型養殖場,在其中利用普通養殖設施開展以魚為主的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并實現三產融合發展,打造省級、乃至國家級海上牧漁城綜合開發試驗區和閩臺經濟合作的新平臺。

            連江縣委書記陳勁松發言。連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連江縣委書記陳勁松指出,作為全國海洋大縣,全省重要的沿??h份,連江縣區位優勢突出、產業資源雄厚,不但有天然深水港灣,更有底蘊深厚的海洋文化。近年來,連江縣委縣政府堅持按照市委打響“海上福州”國際品牌部署要求,高度重視海洋經濟發展,不斷向海進軍,掘金深藍,以工業化、信息化思維打造“藍色糧倉”,積極實施“百臺萬噸”深遠海生態養殖工程,建設國家海洋牧場,努力構建現代化海洋經濟體系。

            陳勁松強調,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海洋牧場建設,在原先的以“農牧化和工程化的人工漁礁投放、資源增殖放流” 為特征的海洋牧場1.0版本到現如今的以“生態化、信息化驅動的規?;ㄔO”為特征的海洋牧場2.0版本的基礎上,全力向以“數字化和體系化為特征的全域型生態牧場”的海洋牧場3.0版本進軍,讓養殖的海鮮品質更加趨于野生,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附加值,進一步凈化海洋生態環境。

            要著力破解資金難題,充分發揮連江對臺獨特優勢,加強與馬祖方面的溝通協作,積極對接國家相關部委,找準與國家重大戰略的結合點,全力爭取資金、技術的支持和政策的傾斜;要統籌投入產出,堅持就地平衡、積極平衡、緊張平衡、綜合平衡;要吸引多方投資,拓展合作領域,采用公司化全產業鏈運作。

            要深化各方合作互動,著眼全局,謀劃長遠,在技術、數據等方面實現共享互通,圍繞爭取政策獎補、優化養殖品類以及漁旅、工旅、文旅融合等方面開展多元化探討,形成“一攬子”方案。同時,要建立高效溝通機制,進一步分析論證項目實施的可行性,做到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安全效益四者統一。

            林鳴院士團隊代表發言。連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林鳴院士團隊表示,連江縣有著得天獨厚的漁業資源和廣闊的深遠海養殖發展空間,深耕藍海已成為推動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的大趨勢,接下來,團隊將積極配合連江縣有關部門,加快優化項目設計,共同推進“海上牧漁城”項目早日落地。

            會上,連江縣有關部門介紹了連江深遠海養殖、海洋漁業以及連江縣海域等有關情況,省水產設計院介紹了“海上牧漁城”項目建議書的初步構想。與會人員就項目建設內容、初步設計方案優化等展開深入交流探討,明確了有關問題,對推動項目進程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陳漢琳)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