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現代人由于工作、學習或娛樂方式的多種多樣已經不可能達到早睡早起的效果了,要么是晚睡早起,要么是晚睡午起的模式,大部分人睡眠質量差,睡眠時間不充足,從而導致了多方面的問題。我們的工作、學習時間根據大眾的需求都是比較固定的,一般是早晨8~9點左右開始工作或學習,而睡眠時間所需平均是7~8小時,當然因人而異,部分人群可能只需要6小時的睡眠就足夠了,當然也有睡9小時才能讓精力充沛的人群,所以如果要保證早晨8~9點能準時到公司或學校,我們起床的時間大概也要6~7點左右,以這個時間倒推回去,晚上我們至少要在11~12點以前睡覺才能趕得上充足的睡眠時間。
所以,自然是在晚上11點左右睡覺是最好的選擇,一些熬夜玩手機或熬夜刷劇的朋友們為了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還是忍耐忍耐早點休息的好,偶爾周末稍微晚一點可以接受,但也不要過晚,因為生物鐘的形成,可能讓我們在早晨較早的時間醒來,而后的睡眠質量不好,所以也沒能得到“補眠”的效果,還可能紊亂我們的生物鐘。傳統醫學上有這樣的說法“肝臟在11點開始會排毒,在11點睡覺可養肝”,當然這個說法現代醫學上并沒有證據證明,不過在傳統醫學上我www.nfysw.com們也不好賣弄刀槍,既是如此,根據社會時間設定的大型生物鐘安排,那么11點前睡覺也并不是不科學的做法。
不過,其實幾點睡覺并沒有那么嚴格,我們不一定非要在11點前睡覺,我們的目的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質量”,如果說早晨并沒有明確時間限定的自由工作人群,它們完全可以在12點前睡覺,早晨8~9點才起床,一些特定職業的人群,它們可能只能在凌晨才能睡覺,白天可以睡到下午再起來,長時間如此,生物鐘一固定,其實他們也生活得尚好,和普通人群也沒有什么健康上的差別。誠然,大部分的上學上班人群都是早晨8~9點的工作時間,為了迎合這個大眾時間,自然更多的資料推薦11點前睡覺。
只要養成我們自己的生物鐘睡眠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其實不需要必須規定晚上幾點就要睡覺。舉個簡單例子,假設我們去國外要住上幾個月時間,由于時差原因,到達的時候本是我們晚上應當睡覺的時間,但國外太陽高掛,完全沒有睡覺的節奏,但一段時間后我們還是可以調整時差,習慣國外的時間,那沒說我們因為沒有在國內的11點前睡覺就出現各種身體不健康的情況吧。當然,人類從祖先以來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光照能夠刺激我們的“松果體”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而光照減退,褪黑素的分泌會增多,褪黑素是一種促進睡眠的激素,所以在早晨八九點的太陽下工作能讓我們神清氣爽,辦事效率較高,而這個時候睡覺可能會因為光照而睡眠質量較差,也可能因為嘈雜和繁忙的聲音而影響睡眠。而晚上我們的褪黑素分泌較多,本來就處于困倦的狀態,更適合休息,不適合工作和做其他事情。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