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報紙上清晰地印有“慶祝抗戰勝利”六個大字,這幾個字加蓋在原先的內容之上,在匆促中可見喜悅之情……這是浙江省檔案館館藏的《東南日報·抗戰勝利號外》。
1945年8月10日晚上,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引起了全社會的沸騰。
6月9日,浙江省檔案館展示館藏的《東南日報·抗戰勝利號外》。 王剛 攝
“《東南日報》是當時浙江省內知名大報,得知這一特大喜訊時第二天的報紙已經印出,來不及更改版面,于是在頭版上加蓋了‘慶祝抗戰勝利’六個大字,作為號外發行,第一時間把喜訊傳遞給全省人民。”浙江省檔案館征集編研處副處長阮發俊表示,這份《東南日報·抗戰勝利號外》印發于1945年8月11日,從這份檔案里,可以感受到民眾在第一時間內傳遞抗戰勝利的喜悅場景。
6月9日,浙江省檔案館發布《浙江抗戰檔案珍品名單》及地圖。(浙江省檔案館供圖)
6月9日正值第18個國際檔案日,浙江省檔案館于近日集中公布侵浙日軍投降和遣返檔案、發布《浙江抗戰檔案珍品名單》及地圖并進行展示等。透過一份份檔案,看見的不僅僅是過去的歷史畫面,更是中華民族在逆境中奮起抗爭的偉大精神。
《東南日報·抗戰勝利號外》就是浙江省檔案館向社會集中公布的13件侵浙日軍投降和遣返檔案之一。
據浙江省檔案館副館長王健介紹,這些檔案是浙江省檔案館聯合各級檔案館,從館藏的100多萬卷(件)民國檔案和革命歷史檔案中,精心挑選了最具代表性的,反映侵華日軍在浙江投降、受懲處、被遣返的13件珍貴檔案,“這些珍貴檔案生動展現了收復淪陷區、懲辦戰犯、集中管理日俘日僑并遣送回國等真實情況,還原了對日受降、歡慶勝利的歷史場景”。
除了《東南日報·抗戰勝利號外》外,還有《新四軍軍部布告》《新四軍蘇浙軍區金蕭支隊司令部致日本軍部隊長通牒》《龍游縣慶祝抗戰勝利舉行火炬游行的通知》《日本無條件投降,舉行慶祝抗戰勝利大會的緊急通知》等檔案。
以《龍游縣慶祝抗戰勝利舉行火炬游行的通知》為例,透過這份檔案可以了解到,彼時在龍游縣,以火炬游行的盛大方式歡慶抗戰勝利,其特別注明了“即使下毛毛雨也照常舉辦”,“漫卷詩書喜欲狂”的激動心情躍然紙上。
6月9日,展出的營救“杜立特行動”美軍飛行員檔案中的美機殘骸。(浙江省檔案館供圖)
此外,浙江省檔案館還首次發布《浙江抗戰檔案珍品名單》,共有22項檔案入選,部分珍品進行了現場展示,如營救“杜立特行動”美軍飛行員檔案、舟山漁民營救“里斯本丸”號船英軍戰俘檔案、1944年龍(游)衢(縣)戰役檔案、日軍侵浙細菌戰檔案等。
浙江衢州市“杜立特行動”歷史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鄭偉勇在現場看到了這份營救“杜立特行動”美軍飛行員檔案。在他看來,這些珍貴檔案講述了衢州民眾營救“杜立特行動”中飛行員的故事,“尤其是這份展出地圖正是當時衢州及周邊地區百姓用雙肩和人力,從崇山峻嶺中救下命懸一線美軍飛行員的路線圖,這就是中美兩國人民用血與火鑄就的深厚友誼的‘第一現場’”。
此次活動現場,董利華、孫宗修、陳金榮、蔣兆悅、王海洋、徐松濤等六位捐贈者還向浙江省檔案館捐贈了日本橫濱正金銀行票據匯單、抗戰海報和紀念抗戰書法等一批極具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研究價值的重要檔案。
“橫濱正金銀行是日本明治時期至二戰期間重要的外匯專業銀行,負責處理日本對外貿易和殖民擴張的金融業務,該銀行在華分支機構(如北京、天津、上海)是對華經濟滲透、侵略的關鍵工具。”浙江省檔案館征集編研處一級主任科員汪超表示,該票據匯單反映日本戰時經濟侵略行徑,也是研究日本金融體系的原始檔案資料。
“這里面每一分錢都是中國人民的血汗錢。”捐贈人董利華說。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中國檔案學會常務理事傅榮校表示,這些檔案珍品不僅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更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傳承抗戰精神的優質資源,也充分體現了浙江在抗戰歷史中的重要地位與貢獻,對于豐富中國抗戰歷史研究、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深遠意義。
檔案靜默無聲,卻又擲地有聲。
浙江省檔案館館長王利月表示,歷史的硝煙已經散去,檔案是無聲的“講述者”,“通過向社會公布抗戰檔案的方式,讓我們再一次回溯歷史,銘記來之不易的抗戰勝利,也希望我們能以史為鑒,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