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窨井吃人”引關注 消除公共安全隱患刻不容緩

            這幾天,西安市未央區惠西村一3歲男童不慎掉入下水管網被沖走的消息牽動人心。雖然目前已經超過了理論上的“72小時黃金救援時間”,但我們仍然期待著奇跡的發生。

            這一事故,也讓“窨井吃人”這一老生常談的話題再次進入了人們的視線。翻看新聞,近年來類似的悲劇并不鮮見:在深圳,一名環衛工人種植綠化植被時不慎跌落井中不幸遇難;在浙江,一位孕婦掉入井蓋松動的窨井釀成悲劇;在湖北,一名男童放風箏時意外墜入沒有井蓋的窨井不幸溺亡……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19年,全國因窨井施工、管理、養護不當致人傷亡案件就多達155件,其中,造成16人死亡。

            一座城市能否“讓居者心怡,令來者心悅”,不僅僅在于有著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或是人流不息的商場街區,抑或是燈光璀璨的絢爛夜景,更重要的應該是最基本的“安全感”。安全才是民生底線,如果沒有基本的安全保障,民生幸福便無從談起。小小窨井蓋的背后,是真實的民生,也寄托了人民群眾腳下“穩穩的幸福”。

            窨井蓋,馬路上隨處可見。其實與井蓋缺失形成“陷阱”相比,更常見的破損變形、松動錯位等問題,往往因為“影響不大”,并不會引起相關部門及過往群眾的重視。無數慘痛的案例告訴我們,事故的發生總是由一點一滴的不安全因素積累而成的,正所謂“毫末不掇,將成斧柯”。

            消除公共安全隱患,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馬虎。職能部門應該更敏銳、更主動、更快速,把安全小事當作大事來抓,以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清晰權屬、明確責任,落實公共設施管理責任。只有形成常態化治理,發現一處及時整治一處,才能減少危險發生的幾率,堵住“吃人”的街頭“陷阱”。(李思)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井蓋缺失 窨井吃人 民生底線 生命安全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