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搭建校政企交流平臺,暢通招才引智渠道。26日,2023“百校進宜興”校政企人才交流大會開幕,吸引來自全國20個省份的106所院校參與。這一趟“高校直通車”,宜興可謂收獲滿滿,8個校地合作項目落戶,增設一批人才工作站、大學生就業實踐基地等平臺。
校地合作走向縱深,讓人才與產業雙向奔赴。桂林理工大學以環境學科為優勢,與宜興環保特色產業發展定位、科技與人才需求高度契合。據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姜子亮介紹,近年來,通過建立實踐基地、成立“桂林理工大學宜興產業研究院”等措施,學校與宜興的合作愈加緊密。截至目前,該校已有200多名本科生到宜興開展生產實習、畢業實習。此次交流大會上,宜興市衛生健康委和安徽醫科大學、宜興市教育局和華東師范大學等8個校地合作項目簽約,深化協同創新的同時,構建協同育人“共同體”。
為吸引更多的優秀高校畢業生來宜創新創業,宜興計劃五年內建設100家高校人才工作站。前期,宜興已與南京大學、揚州大學等20余所高校簽訂了高校人才工作站協議。當天,東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10所高校人才工作站正式揭牌。四川工業科技學院、德陽城市軌道交通職業學院等6所高校還在宜設立大學生實踐就業基地。
“2周內完成項目落地簽約,從征地招拍掛手續、廠房設計規劃報批,到開工竣工手續辦理,各個事項都有一站式服務。”說起宜興,中機凱博表面技術江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徐世霖忍不住點贊。圍繞人才“引育用留”全環節,近年來,宜興聚焦聚力創新政策、優化服務、造濃氛圍,持續做強人才“磁力場”、做大人才“蓄水池”。針對高層次人才引進,宜興加大獎勵力度,不斷提升企業積極性。據了解,從去年底至今年初,宜興江蘇亨鑫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大學宜興環保研究院等5家設站單位分別引進了5位博士后科研人員,并完成了博士后進站科研課題的開題報告。當天,這5家企業均簽署了博士后進站績效獎勵協議。(蔣夢蝶)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