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合陽 文明新風點亮幸福生活 播資訊

            入夏以來,位于合陽縣境域的黃河濕地煥發勃勃生機,經過近年來的治理和保護,黃河濕地形成了美麗的綠色生態屏障。

            盛夏時節,走進旅游勝地、黃河岸邊的明珠——合陽縣城,文明新風撲面而來。干凈整潔的環境,配套齊全的場館,恰到好處的景觀小品和洋溢在合陽人臉上的喜悅,向每位客人展示著生活在這個城市人們的安定感、滿足感、幸福感……


            (相關資料圖)

            今年是合陽創建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的沖刺決勝之年。全縣上下鼓足干勁,快馬加鞭,雨污分流、垃圾分類、老城改造、弱電入地等民生項目建設全面開工;便民市場、公廁廣場、停車場等服務設施投入使用;志愿服務、實踐活動、公益課堂等文化活動遍地開花;移風易俗、遏制高價彩禮、禮遇好人楷模蔚然成風,文明的種子扎根群眾。

            “今天在我們小區,又見碰到了縣上領導,關心我們生活上還有什么困難?平時喜歡參加什么社區活動?”家住萬眾幸福苑小區的管建虎高興地說道。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合陽縣主要領導帶頭落實“五包”(包聯鎮〔街〕、社區、街道、小區、點位)責任制。所有實測點位全面落實包聯包抓責任,實現創建點位指導包抓全覆蓋、無盲點。日督查、周通報、月調度、季度觀摩講評,強化干部責任擔當,推動創文工作走深走實。

            “門前的環境改善了,做生意瞬間覺得敞亮了。”解放路上的茂林踅面店老板說,全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之際,商鋪門前的人行道得到了全面改造提升,周邊的街道環境也干凈整潔了,每天來來去去心情也好,干事也有勁頭。

            對標創建指標,合陽縣先后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融媒體中心、圖書館、文化館、歷史博物館、奧體中心等城市基礎配套設施。提升改造主街區人行道,打通城市“斷頭路”,改造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建成九龍公園、渭北植物園、金水生態公園、金水濕地公園等一批“城市氧吧”。

            “以前打開窗戶就看到線纜縱橫,時不時掉下去的線纜更是造成了安全隱患。”家住西新街的退休老干部王女士笑呵呵地說,“自從弱電纜線入地之后,站在陽臺上就可以欣賞風景了。”

            合陽縣整合城管、市場監管、公安、交警力量,全面治理車輛停放、“空中蜘蛛網”等城市“頑疾”。城市保潔實現了“一掃全保”“一日六灑”,機械作業率達到97%;商超、車站等服務場所增設母嬰室、第三衛生間100余處。

            “今年端午節可開心了,領了禮品,吃了蛋糕,看了節目,聽了宣講。”66歲的社區黨員王軍陽樂呵呵地說。

            群眾在哪里,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觸角就延伸到哪里。伴隨著耄耋笑臉+、黨員“五色花”、“薪”火傳承等志愿服務項目的深入開展,合陽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收獲了群眾的喜愛與支持。同時,在實踐中走出的“薪火課堂·智慧新池”“和合琴瑟·福運乳羅”“情暖童心”等10個志愿服務項目被評選為省市最佳志愿服務項目,花園、古莘等5個社區被評為市級最美志愿服務社區。

            “我住在梨花苑小區,創文工作開展以來,小區變化特別大,我們停車、充電越來越方便了,環境也越來越干凈了,有了事情還可以找志愿者及時協調。”

            “西環廣場的公共衛生間比我們家的都好,干凈、衛生、舒適。”

            合陽縣用看得見的變化、摸得著的實惠和感受的到的文明,點亮城市幸福生活,答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民生答卷。

            文/張小彥 圖/趙嘵罡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