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正文

            雙鏈融合”協同共振 創新賦能“質”造未來 ——陜鼓全流程儲能技術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而進

            7月23日,由中國企業評價協會、西安市人民政府、陜西省商務廳共同主辦的“2021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發布會”在西安舉辦。會議圍繞“雙鏈融合與科技創新”主題,探討了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對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及如何引領新經濟、創造新動能、建設新陜西(西安)等話題。大會還發布了《2021年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榜單》報告,西安陜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鼓”)榜上有名。

            “陜鼓從傳統制造業向現代服務型制造轉型的過程就是‘雙鏈融合’的過程,企業發展至今,沿著創新鏈的時間軸持續激發創造力。時間向前,創新向前,產業鏈延展的更長、更新、更高端;同時,在產業鏈不斷拓展延伸的基礎上,陜鼓圍繞每一個細分產業持續迭代創新,形成了更新的創新鏈,從而推動產業鏈和創新鏈由小變大,生生不息。”陜鼓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陜鼓動力董事長李宏安在“轉型·雙鏈融合·高質量發展”主題演講中表示。

            近年來,在戰略聚焦分布式能源,深化服務型制造轉型實踐中,陜鼓持續聚焦服務項目的細分領域客戶需求及變化,扎實踐行“要為客戶找產品,不為產品找客戶”的高質量發展理念,構建起分布式能源“1+7”業務模式,為全球客戶提供以分布式能源系統解決方案為圓心的設備、EPC、服務、運營、供應鏈、智能化、金融等七大增值服務。

            同時,在新經濟發展格局下,陜鼓緊緊抓住“大轉折促大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布局分布式能源四項長期業務,以技術創新培育新動能,以機制創新激發新活力,以業態創新構建新高地,以模式創新共享新市場,呈現出先進制造業行業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的良好態勢。尤其是《“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的接連出爐,提出了加快新型儲能技術規模化應用,陜鼓在儲能產業發展方面迎來了騰飛時刻。

            “儲能是實現能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遷移,它將難以存儲的能量形式轉換為經濟的、易于儲存的能量形式,是分布式能源、智能電網、可再生能源高占比的能源系統、能源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支撐技術。從能量釋放的方式看,儲能可以分為儲電、儲氣和儲熱。其中,壓縮空氣儲能更是比較理想的低碳、大規模、長時儲能技術。”陜鼓新市場總監葉長青介紹道。

            作為分布式能源領域系統解決方案商和系統服務商,陜鼓充分發揮54年來的能量轉換裝備優勢和能源基因優勢,圍繞儲能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取得了積極成效。目前,陜鼓在壓縮空氣儲能領域技術和系統方案優勢顯著,擁有儲能領域必備機組壓縮機組技術、膨脹發電機組技術及儲換熱三大核心技術,并立足低碳、大規模、長時儲能技術的行業需求,從客戶壓縮空氣儲能全流程視角出發, 以1+7系統解決方案為依托,運用5+3+c(降碳)能效優化分析法,通過在電網側、發電側、用戶側的實施,以“專業化+一體化”的陜鼓儲能技術和方案服務于市場和客戶,助力壓縮空氣儲能產業新發展。

            如今,陜鼓在大空分領域自主創新研發的全國產化空分機組系列產品,涵蓋1萬~15萬標準立方米/時制氧裝置,形成了空分全領域全流程解決方案。空分領域機組市場占有率近80%。其中,8萬標準立方米/時等級以上大型空分機組在國內外煤化工、油氣化工等領域廣泛應用。

            今年5月16日,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全新型“3H軸流+離心”復合式10萬標準立方米/時等級空分裝置配套壓縮機組在陜鼓成功試車。這是繼10年前開發第一代10萬標準立方米/時等級空分壓縮機組后,陜鼓在大型空分壓縮機組技術的再升級和再創新,整機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此外,陜鼓創新研發的“能源互聯島”系統解決方案率先榮獲分布式能源領域的中國工業大獎,并成功打造了全球行業內萬元產值能耗最低、排放最少的智能制造基地之一,萬元產值能耗僅為4.52千克標準煤。

            面向智慧城市、工業園區、產業新城等產業鏈,陜鼓結合“雙碳”背景下市場提能效、降能耗、減排放需求,全面升級能源互聯島相關技術,形成了面向零碳目標的陜鼓“零碳+”能源互聯島研發體系,將冷、熱、電、風、水、廢等各類能源介質進行統籌規劃,實現能源系統最低能耗、最低排放。同時,陜鼓面向流程工業產業鏈,在石油化工、煤化工、鋼鐵等領域全流程能量轉換設備進行持續研發,大空分、大化工、大化肥、大軍工等核心裝備達到或超過國際先進水平。

            如今,陜鼓已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行業重點實驗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動站、工程實驗室、省級技術創新中心等科技資源平臺,擁有歐洲研發中心等5個海外研發基地,并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6項。其中,節能環保技術和產品獲得“國際十大節能技術和十大節能實踐獎”“世界制造業創新產品金獎”;自主研制的軸流壓縮機獲中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產量達2300余臺套,名列前茅;創新研制的全球龐大、技術先進的AV140軸流壓縮機組,居全球工業壓縮機領域全新高度。

            與時代同頻共振,陜鼓將研發創新成果與市場緊密結合,正加快推進全球首個氫能冶煉項目、全球最大順酐項目、國內規模最大的燃煤電廠煙氣CO2捕集項目示范工程、西安高新開發區中央創新區能源服務項目等一系列新產業、新市場項目實施,助推產業升級,助力行業和社會經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