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行奮進擔使命,產業振興正當時——陜西科技大學閃“藥”青春社會實踐團赴蒲城縣調研活動順利結束
前言: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7月8日-20日,為深入學習貫徹鄉村振興重大戰略和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陜西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閃“藥”青春社會實踐團以“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為主題,以“科技賦能 智慧蔬果鏈”為目標,結合蒲城縣“一鎮三地”的鄉村振興政策,深入蒲城縣9鎮40余村20余企業開展為期12天的特色農產品種植和深加工相關調研和技術協作,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產業特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用科研改變產業生態,在基層書寫青春風采。
01 團隊集結 共啟新程
盛夏來襲,7月8日,陜西科技大學閃“藥”青春社會實踐團的成員們滿懷期待齊聚校園,為即將展開的調研和技術協作之旅做最后的準備。
此前,團隊指導老師王棟帶領部分隊員實地調研了位于蒲城縣的陜西合陽中資國業牡丹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和陜西農墾集團合陽添緣現代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在調研過程中,逐步發現蒲城當地農產品產量巨大,但其大部分地區仍然處于初級生產階段,深加工存在著非常巨大的市場規模。
調研之前,王棟老師對團隊全體成員進行技術培訓,詳細介紹了部分農產品深加工技術在各級農產品中的應用,加婷婷老師對團隊進一步實踐活動做出規劃安排,并再次提醒同學們在活動過程中聽從統一安排。
02 青春綻放 “鄉”約盛夏
在陜西省關中東部的翠綠屏障下,一場關于青春與夢想的調研之旅悄然啟程。作為本次行程的目的地,團隊首先來到蒲城縣團委,深入了解蒲城縣果蔬、藥材等特色產業的發展趨勢以及存在的問題,雙方就現階段任務展開了交流,為后期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調研的深入,接下來的十天時間,團隊十一位成員深入田間地頭,從堯山鎮村落的寧靜致遠,平疇沃野的陳莊鎮,“高-中-低”獨特地勢的椿林鎮,到高陽鎮山塬的雄偉壯麗……十二天時間里,團隊成員的腳步遍及蒲城縣9鎮40余村20余企業。這一次,鄉村產業振興的概念已遠遠超越了書本上的枯燥理論,它化作了腳下堅實的土地,每一次調研的足跡,每一場與村民面對面的交流,都是對這一理念深刻理解和實踐的生動注腳。
03 田間地頭 探索研究
在調研的十天時間里,團隊累計開展鄉鎮訪談9余場,就各鄉鎮農業發展情況與特色產業進行訪談調研,并就如何將團隊科研技術與農產品深加工技術和各鄉鎮特色產業相結合展開了探討,成果豐碩。其中,掛牌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基地3個,簽訂基地協議書5份,獲得訪談資料10余份,基于實地考察與調研,團隊將以進一步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為目標,致力于多舉措并舉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蒲城縣獨特的“一鎮三地”的鄉村振興政策誕生了許多產業園和合作社,團隊走訪了閆家村金銀花產業示范園區、太睦村千畝葡萄產業園、光陵村昂瑞盛糧食家庭農場、陳莊鎮鹵安現代農業花卉產業園等地,了解蒲城縣現有的農產品加工技術,深刻認識到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期間,團隊走訪企業20余家,獲得訪談資料20余份,一條清晰的以農產品深加工促進鄉村企業振興的道路映入腦海。
面對鄉音的親切與農戶的淳樸,每一次訪談都是一次心靈的交流,讓團隊成員深刻感受到鄉村獨有的溫暖與真實。在蒲城縣多個村莊,團隊成員進戶走訪調研,直接與村民面對面交流,線上線下累計收集調研問卷600余份,深入了解村民的生產生活狀況、農業發展現狀及面臨的困難與挑戰,通過交流得到村民們的真實需求,為當地政府和企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和建議,助力當地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04 科技賦能 智慧蔬果
隨著調研的逐漸深入,團隊成功與“春雨甜桃”等3家企業簽訂意向合作協議,由企業提供部分樣品,依托團隊科研,針對特定農產品,設計出一條以農產品深加工關鍵技術提升作物價值,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的道路。團隊成員回到實驗室之后,將持續開展科研,深入研究果蔬等干燥,以技術推動后期合作與發展,加快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
此次調研活動不僅是踐行陜西科技大學第三次黨代會精神:服務地方,創新驅動與產業轉型升級快速發展的生動詮釋,也是高校助力鄉村振興的一次實際行動。團隊成員們將深入總結此次調研經驗,把學習成果融入學校產學研結合的發展藍圖中,扎根基層大地、展現擔當作為,為實現鄉村產業振興注入青春力量。
圖文來源:陜西科技大學閃“藥”青春社會實踐團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