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正文

            社火古粹揚非遺,青春筑夢耀課堂

            西安市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81年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西安之文化與歷史底蘊,既彰顯于十三朝古都之雍容華貴,又可于西安市周邊鄉鎮郊野,覓得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之傳承,并體悟勞動人民熱愛生活的農耕祝愿。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楊莊鄉侯官寨村,始建于唐代甚或更早。

            我們的小組成員有幸在三月三時節參與過侯官寨村每年最重要的活動—社火,社火的熱鬧非凡和深厚底蘊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本次三下鄉活動中,我們邀請了對民俗文化和鄉村生活感興趣的同學,共同組建西安郵電大學赴侯寨村暑期實踐隊伍,在2024年7月11日,我們乘坐公交車抵達侯官寨村,開始為期一周的深入調研和采訪。

            圖為實踐團隊成員與指導老師在時間點點合影留念。 夷思齊攝

            在村委會的組織下,我們團隊開始對侯官寨村進行深入的走訪,了解他們對社火文化的看法和參與情況。

            走訪過程中,我們發現社火在村民心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許多村民表示,社火不僅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更是他們精神的寄托。每年社火的舉辦,都是他們自發出于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鄉土的歸屬感。

            村中老人向我們娓娓道來,社火的舉辦形式多樣,既有傳統的祭祀活動,也有現代的表演藝術。村民們通過眾籌的方式,共同籌集資金,組織社火活動。這種"眾籌眾創"的形式,不僅體現了村民的團結和協作,也展示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傳承。

            圖為村里老人為我們介紹社火的傳統和由來。 馬一龍攝

            我們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了整理和分析,發現社火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在侯官寨村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更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社火的舉辦,不僅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增強了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圖為社火時牛老爺游村。 祝錦怡攝

            在村中調研時,我們發現村莊現狀不容樂觀,侯官寨村大量壯勞力外出打工,村中現在留下的大多數是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老人缺失關心陪伴,同時日常生活中存在許多不便。兒童缺失關心呵護與文化教育,村中教育資源較為薄弱,青少年學習教育各階段落后。

            我們完成了初期的社會實踐調研活動后,在與村民的交流和生活中充分感受到勞動人民的淳樸熱情,我們堅持實行關于美麗鄉村和尊老愛幼的價值觀號召,為村莊精神文明建設貢獻我們的力量。

            我們在村中找到行動不便和生活困難的老人,每天完成任務后,登門幫助老人做飯,打掃衛生,和老人聊天談心,雖然我們的力量有限,但能力所能及幫助到他們,為他們帶來笑容和輕松讓我們感到驕傲和滿足。

            圖為團隊成員幫助老人做飯,做家務。 馬一龍攝

            同時面向村莊大量留守兒童,我們西安郵電大學赴侯官寨村暑期社會實踐隊開展了青春課堂活動,主要目標是激發鄉村小朋友的科學興趣,培養他們的個人愛好、愛國情懷以及對家鄉的熱愛。

            我們使用精心準備的課件資料,通過生動形象的故事講解,引導小朋友們思考和解決問題,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和邏輯思維,激發了孩子們對科學的濃厚興趣。

            青春課堂,點亮希望。在這片充滿歷史和文化的土地上,我們不僅傳遞了知識和愛心,更收獲了感動和成長。希望我們的微小努力,能為孩子們的未來帶來更多可能,讓他們在科學的世界里自由探索,發現更多的精彩和美好。

            圖為團隊成員為講解課件內容。 馬一龍攝

            這次三下鄉暑期實踐活動,讓我們不僅對社火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為傳承和保護貢獻了一份力量,還為留守兒童和老人帶去了關愛與溫暖,為美麗鄉村建設添磚加瓦。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孩子的未來是社會的未來,美麗的鄉村是社會的保障。我們將繼續努力,用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的青春力量!

            通訊員 張雨珊 馬一龍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