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在新疆羅布泊戈壁大漠之中,在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亞太多尺度氣候環境變化動力學”(專項編號:XDB40000000)、“關鍵地史時期生物與環境演變過程及其機制”(專項編號:XDB26000000)及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牽頭,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等參加的Ls-3孔鉆探施工正式啟動。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常宏研究員介紹,該孔的設計深度為1000米,預估能夠獲得高分辨率更新世以來氣候環境變化的湖泊沉積物記錄,特別是高質量的野外施工及巖心獲取,將為開展第四紀以來全球冰量增加背景下區域環境變遷及生態調整等研究提供良好的材料。
羅布泊鉆探研究對于西風氣候演化與區域生態恢復及鹽類資源勘察與開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協作團隊克服了該羅布泊無人區的嚴酷自然環境條件等困難,遵守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及地方疫情防控管理等要求,使項目鉆探得以正式開工。
“研究人員、工程技術專家在開鉆鉆探過程中就鉆探巖心標識與包裹、鉆探泥漿性質及環保特性、鉆探紀錄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同時在觀察了第一回次的巖心后對于提高鹽類地層取芯率等提出了建議。”常宏以通訊形式介紹了鉆探當天進展情況。
據了解,開展羅布泊地區環境鉆探研究是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領銜主導的“中國大陸環境科學鉆探(CESD)”的重要內容,在2003年和2004年分別開展了沿218國道在若羌縣進行的Ls-1、Ls-2鉆探取心工作。后通過十多年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塔里木盆地在晚中新世干旱化加劇,類似于現代極端干旱氣候條件下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在中更新世氣候轉型(MPT)時形成的結論等重要研究成果。(作者:張行勇 嚴濤 )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