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美國民眾對槍支暴力連綿不絕的憤怒吶喊,反映出對美國民主失序、治理失靈、政府失效的極度失望。美國需要采取切實行動,給民眾以最基本的人權保障,而不是試圖通過攻擊抹黑他國來掩蓋本國日益惡化的人權現狀
近日,由52輛黃色校車組成的“流動博物館”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揭幕。52輛校車上的空座,代表2020年以來在美國歷次槍擊案中被殺害的4368名兒童,車上還擺有遇難兒童的遺物和照片。項目發起者希望借此向美國政客施壓,要求他們停止接受擁槍游說團體的捐款,支持就槍支銷售進行全面背景調查立法。
“流動博物館”代表著越來越多美國民眾對頻繁發生的槍支暴力事件發出的憤怒吶喊。進入7月份以來,美國槍支暴力事件有增無減,就連“獨立日”假期也是在喋血中度過的。伊利諾伊州慶祝“獨立日”的巡游活動突發槍擊事件,造成至少7人死亡、46人受傷。據美國“槍支暴力檔案”網站統計,在今年為期3天的美國“獨立日”假期期間,全美幾乎每個州都發生了槍擊事件,共造成至少220人死亡、近570人受傷;截至7月20日,美國今年已有24430人因槍支暴力被奪去生命,已發生356起導致至少4人死傷的惡性槍擊事件。一聲聲槍響,擊碎了美國“人權衛士”的幻象,折射出美國治理失靈的現實。
槍支暴力被稱為“美國瘟疫”,但頻繁發生的槍支暴力事件并沒有喚醒美國一些政客的良知。今年6月,迫于巨大輿論壓力,美國曾達成一項“打折版”控槍法案。在此之前,由于兩黨尖銳對立和利益集團不斷阻撓等因素,美國已近28年未能出臺任何新的控槍法案。然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幾乎就在美國總統簽署該法案的同時,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推翻了紐約州限制攜槍的法律,限制州和地方政府監管槍支的能力。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評論指出,圍繞控槍的激烈爭論,讓“兩個美國”的故事一再上演,再多無辜生命的逝去也無法彌合兩黨的分歧。美國控槍組織紐敦行動聯盟基金會創始人戴夫·埃克特說:“我們的政府已經麻痹到無法實現任何事情,比如人們基本的安全需要,而這應該是他們最優先考慮的事情。”
美國槍支暴力頑疾難除,利益集團的推波助瀾是根源之一。在美國,槍支制造和買賣是一個大產業。美國全國射擊運動基金會的報告顯示,美國槍支彈藥市場規模近年來持續增長,2021年達到705億美元。擁槍派團體建立起規模龐大、觸角靈通的游說網絡,通過巨額政治獻金獲得影響力。美國“公開的秘密”網站顯示,1998年至2020年,美國擁槍派團體花費超過1.7億美元游說政客、左右立法,僅全國步槍協會的投入就超過6300萬美元。美國控槍組織“媽媽們要求采取行動”創始人香農·沃茨直言不諱地指出,美國槍支暴力問題是政治性的,因為全國步槍協會花錢讓政客不作為。
美國民眾對槍支暴力連綿不絕的憤怒吶喊,反映出對美國民主失序、治理失靈、政府失效的極度失望。美聯社最新民調顯示,高達85%的美國成年人認為美國正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華盛頓郵報》引述美國網友的話說:“你必須隨時為大規模槍擊做好準備,這證明這個國家已爛到骨子里了。”美國前總統里根之女帕蒂·戴維斯最近撰文表示,當一個國家人人擔心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合法攜帶槍支的人時,意味著這個國家已被削弱。
“由于槍擊事件在美國越來越普遍,幾乎所有人都在帶著恐懼生活。”《紐約時報》的評論,既是對美國人權現狀的無奈,又何嘗不是對美國政客的警示。美國需要采取切實行動,給民眾以最基本的人權保障,而不是試圖通過攻擊抹黑他國來掩蓋本國日益惡化的人權現狀。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天天熱點!槍支暴力折射美國治理失靈(鐘聲)
美國民眾對槍支暴力連綿不絕的憤怒吶喊,反映出對美國民主失序、治理失靈、政府失效的極度失望。美國需要采取切實行動,給民眾以最基本...
每日報道:美國槍支暴力事件激增 美國槍支制造商十年狂攬超10億美元
周三公布的美國眾議院調查報告顯示,過去十年來,隨著全美范圍槍支暴力事件激增,美國突擊步槍制造商們賺得盆滿缽滿,獲得超過10億美元...
全球觀點:我國加快建設能源強國 保障能源安全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國新辦今天(7月2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能源安全新戰略提出以來,我國堅定不移推進...
【全球報資訊】暢通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渠道—— 縣域物流暢 發展活力足(一...
制圖:張芳曼核心閱讀縣域物流是現代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暢通農產品上行與工業品下行渠道、提升農產品流通效率、促進農村消費升...
環球快資訊:心中有光,為患者燃起希望(奮斗者正青春)
多年前,一名失明患者來到陶勇的診室說:“雖然我眼睛看不見,但我可以聽見風在說話。”“你聽見風在說什么呢?”“春天來了。”那一瞬...
世界簡訊:讓顯示器件像衣服一樣“穿”在身上(講述·弘揚科學家精神)
彭慧勝(左二)在實驗室指導學生。楊銘宇攝人物名片彭慧勝:1976年生,湖南省邵陽人,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教授、系主任,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
天天快看點丨【美麗中國·網絡媒體生態行】紅花爾基:守護綠色青山 織牢萬頃松濤
央視網消息(記者彭俊王靜遠于曉丹):紅花爾基樟子松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南端,總面積6726公頃,是我國唯一集中連片的
世界聚焦:2022年服貿會將再度亮相首鋼園 這些變化值得期待
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將于今年8月底9月初在北京舉行。去年,服貿會首度亮相首鋼園,工業遺存風貌與現代...
觀速訊丨發電裝機超24億千瓦!我國能源供給能力顯著提升
光明網訊(記者張佳興)7月27日,國新辦就“加快建設能源強國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表示,我國發...
全球時訊:走進華龍一號:感受“大國重器”的硬核力量
“華龍一號”示范工程供圖:中核集團【環球網報道記者翟亞菲】7月26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國家原子能機構新聞宣傳辦公室、中...
每日報道:美國槍支暴力事件激增 美國槍支制造商十年狂攬超10億美元
周三公布的美國眾議院調查報告顯示...
天天熱點!槍支暴力折射美國治理失靈(鐘聲)
美國民眾對槍支暴力連綿不絕的憤怒...
世界聚焦:2022年服貿會將再度亮相首鋼園 這些變化值得期待
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
觀速訊丨發電裝機超24億千瓦!我國能源供給能力顯著提升
光明網訊(記者張佳興)7月27日,...
全球時訊:走進華龍一號:感受“大國重器”的硬核力量
“華龍一號”示范工程供圖:中核集...
環球速遞!送政策、拓渠道、搭平臺 浙江寧波多措并舉助力失業人員再就業
光明網訊記者從浙江省寧波市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