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甘肅省臨澤縣新華鎮廣袤田野上,田間農業技術指導、無人機植保、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拖拉機等一項項農業新科技,勾勒出一幅“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生動畫面,“汗水農業”正朝著“智慧農業”加速轉變,不斷提升群眾增收致富的科技支撐,促進鄉村振興、產業興旺。
走近大寨村,兩架大型無人機緩緩起飛,開始在甜葉菊上空約兩米高的地方來回穿梭,所過之處,水霧彌漫,絲絲藥劑均勻灑在正在生長的甜葉菊上。懸空定點、直線勻速、調頭轉身,小巧靈便的農用無人機在飛防操作人員的遙控下,輕松地實施著農藥噴灑任務。
“使用無人機噴灑農藥,每天可以作業近500畝,是一個熟練勞動力的50倍,而且系統操作非常方便,通過自定義設置飛行路徑,實現自動化作業,省時省力又省工,使用的過程中液體肥的吸收利用率高,產量可以得到保證,有增產的效果。”豐源大疆農業植保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師天虎說。
據了解,該合作社借助數字技術,打造智慧農業,為周邊種糧大戶提供耕地、播種、施肥、植保、收割等全程托管式服務,并設立農業社會化服務和植保無人機人才培訓兩個模塊,不僅實現了無人機播種、撒肥、除草、病蟲害統防統治等農業生產服務,還為該鎮培養輸出優秀植保無人機專業人才。目前,合作社已實現農業社會化服務累計超過15萬畝。智慧農業的不斷發展,實現了合作社由傳統農業“看天”向智慧農業“看屏”的轉變。
“我們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8500畝,通過推廣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施肥、無人機飛防、滴灌等智慧農業技術,實現了降低成本、提高產量、增加收入的目標。”新華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薛增杰說。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更是支撐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近年來,新華鎮緊扣“1+N”產業發展格局,推進特色優勢產業向精品化、高端化、品牌化發展,目前全鎮建成特色高效標準示范田13個,高效經濟作物達到1.5萬畝,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成立植保無人機專業合作社1家,農業機械化率達90%。下一步,該鎮將聚焦保障糧食安全“壓艙石”戰略使命,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建設步伐,全面提升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高效化、服務便捷化水平,以智慧化、數字化引領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
(張妤 宋靖雯)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